走路礼仪
外出办事离不了要走路,更要乘车、乘船、坐飞机。这时你处身于公共场所之中,要与各种人发生各种关系,这就必须遵循一定的仪礼,否则就会产生不必要的麻烦,以至延误了办事的时间,而且还会显示出你缺乏修养,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要遵守交通规则
行人要走人行道,不要走到机动车或非机动车道上;穿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并遵守交通指挥讯号,不能随意穿行,以免造成交通事故。
2.要有礼让精神
走在街道上,年少者要主动给年长者让路;健康者要给病残者让路;一般行人要给负重和孕妇、儿童让路。不要恃强凌弱,抢道而行,更不要推搡挤压或恶语伤害老弱病残之人,要遵守公共道德。遇到人多拥挤的地方,应有秩序地依次而行。撞了或踩了别人应主动道歉;别人撞了或踩了你,向你道歉,应说“没关系”,不要发火,更不要骂人,甚至打人。要有自制力,要互相体谅和礼让,表现出良好的教养。
3.问候、交谈不要妨碍交通
走路时遇到了亲朋好友或相熟的人,应主动打招呼,不要视而不见。如交谈较久,应选择路边人少的地方站立,不要站在路中间或人多拥挤的地方,以免妨碍交通,甚至造成交通事故。
4.要有良好的形象
走路时应注意保持你良好的形象。一是目光要自然前视,不要左顾右盼,东张西望。男性遇到漂亮时髦的女性时,不要久久盯视,更不要回头追视,那样既不礼貌,又不安全,是缺乏教养的表现。二是不要一边走路一边吃东西,那样既不雅观,也不卫生。如确需吃东西,也应选择一个适当的地方,吃完再走。三是不要边走路边吸烟,这样既有损你的形象,也会伤害他人,如烫伤他人或烧坏他人衣物。总之,走路时要给人一个美好的印象,显示出你良好的教养。
5.问路要有礼貌
走路有时难免会要问路。需要问路时先要选择好对象和时机,如找交通警察、当地老人等。但注意不要打断别人的工作;如要进屋问路,则应先轻轻敲门,得到允许后再进屋提出问题,否则都是不礼貌的。提问时应先热情有礼貌向对方打招呼(可根据对方的性别年龄选择恰当的称呼,如“老先生”、“老伯伯”、“老妈妈”、“先生”、“小姐”、“小朋友”等等),绝不要用“哎”、’喂”之类不礼貌的呼叫。当对方回答了你的问题后,应诚恳地表示谢意,不要听完之后,掉头就走。如果对方回答不了你的问题,或者语气有点犹豫,你也一样要表示感谢,不要显出不快甚至责怪的神情和目光,这也是不礼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