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马立克氏病

鸽马立克氏病

  本病多发生于鸡,其次是火鸡,也可发生于其他禽类,如野鸭、鸭、鹅、天鹅、鹅鸽、鹤鹑、鸽、金丝雀等均有发生及报道,哺乳类动物和非鸟类动物不敏感。本病是鸟类的一种癌症。常以鸡为危害对象,于20世纪50年代前已流行于世界各地,其表现主要是神经类型。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其表现主要是内脏型。

  【病原】 R群疤疹病毒是引起本病的病原,病禽的羽毛囊和羽髓中含毒量最多。此病原对干燥及低温有较大的耐受性,干燥的羽毛在室温中8个月仍有感染力,在一65℃的保护剂中210天不受破坏,在室温的粪便或垫料中16周尚能保持活力。对热的抵抗力不强,370C18小时,560C30分钟,60℃10分钟即被灭活。

普通消毒剂作用10分钟就能达到消毒的目的。

【流行特点】本病毒常和尘土一起随空气到处传播,在栏舍相距10米甚至48公里以外,均可通过空气经呼吸道传染。还可借被污染的饲料、饮水、作业者及用具等的机械带毒等途径传染。

 蛋壳的污染也是传染的重要因素。外寄生虫可成为本病的传染媒介。不良的环境条件,如室温过高、飞尘均有利于本病的发生与传播。

  【症状】 本病潜伏期较长,通常在受感染后几周中出现症状,随之便开始发生零星的死亡。根据不同的临诊症状,分以下4个类型:

  1.急性型 又称为内脏型。表现为精神,食欲不振,闭眼,毛松,呆立,排白色或绿色稀粪。不久便迅速消瘦,体质极度衰弱,腹围增大,触摸肋骨后的腹部时有坚实的块状感。后期脱水,极度消瘦,呈昏迷状态。

  2.神经型 又称为古典型或漫性型。其特征是呈现单侧性翅麻痹或腿麻痹,患肢失去支撑力,故常呈卧倒状态。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最终多见两腿一前一后伸张,瘫卧于地,无力回避捕捉,头颈歪斜,有的还伴有嗦囊麻痹或扩张症状。

  3.眼型 本型的罹患部位是眼睛,表现为虹膜边缘不整,褪色,瞳孔缩小,甚至眼睛失明。

  4.皮肤型 本型的主要症状是皮肤增厚,有从大豆至鸽蛋大的结节,且不断增大,质地坚实而不滑动,没有局部温度升高和其他的炎症症状。

【病变】

  1.急性型 剖检可见实质性脏器尤其是肝、脾及卵巢呈高度肿胀和弥漫性散布淡黄白色结节性病变,法氏囊萎缩或弥漫性肿大。

  2.神经型 多呈单侧性坐骨神经(或臂神经)病变,罹患神经的横纹及光泽消失,粗大不均,外周有透明的胶样浸润,降低对神经的可见度。

  3.眼型、皮肤型 除分别出现眼和皮肤的病变外,均没有内部脏器病变。

【诊断】 采取病料进行鸡胚的卵黄囊接种、琼脂扩散及人工发病,都是诊断本病的手段,但一般情况下极少采用,而以症状、病变为确诊依据。皮肤型马立克氏病与皮肤型鸽痘、恙螨病,眼型马立克氏病与维生素A 缺乏症相类似,其鉴别要点见在鸽痘鉴别诊断项。

  【预防与控制】 目前尚无药物可治疗。如有病鸽,宜淘汰并做焚烧处理。在已有本病存在的鸽场,可试用鸡马立克氏病疫苗对出壳24小时内的雏鸽进行颈部皮下免疫接种。发病普遍、危害严重的鸽场,可考虑全淘汰,停产,并封锁1~2个月。在此期间要进行全场环境、栏舍、用具的反复消毒。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