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龙元帅少年习武的故事(一)

朱泽云

今年3月22日(农历二月初九),是我国体育事业开拓者贺龙元帅诞生90周年纪念日。

贺龙同志是深受全国各族人民崇敬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从小就酷爱习武,以致练就一副结实的体魄,养成坚韧不拔的顽强性格,对尔后的革命生涯获益非浅。

贺龙同志出生在一个“军家”后代、武术世家中。他的远祖,据说是明末李闯王将贺一龙的后裔。清朝初年,在湖北省安陆府落户。他的先祖叫贺从先,是安陆府的军人,康熙初年由鄂来湘,先在慈利县九溪卫驻守,后来桑植县洪家关安家落户,繁衍生息。因此,他们历代相传:安陆三迁来澧水,儒宗百代启人闻。贺龙是他“军家”先祖贺从先的第八代孙。

 贺龙同志的祖先为了继承他们历代相传的“儔宗”、“军家”传统,十分注重造就人才。他们到处聘请名师,兴办私塾,开设武堂,到清末民初,曾培养出所谓父子公孙十秀才。贺龙同志的祖父贺良仕,便是一名武艺高强的武秀才。他们的曾祖贺廷璧,更是武艺超群。相传,清朝道光年间,贺廷璧曾邀集伙伴,徒步远行,到武当山拜师习武,练就一身武当功夫。据说,他轻能飞檐捉鸟,重能耍一百二十斤的大刀。回乡后,在洪家关贺氏家祠开设武堂,广收艺徒,利用冬闲季节,操练族人。规定贺家男女老少,无论是即将出嫁的闺秀,或是刚刚过门的媳妇,都得朝夕操练武功,否则便要受到处罚。因此,习武强身,  自卫御人成为贺家人的传统族规,培养了许多镖悍顽强,敢于反抗邪恶势力和不畏强暴的后人。

清朝咸丰初年,在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中,贺廷璧响应太平军的号召,联络本县秀才李晖、谷启虞等,在洪家关一带聚众起义。曾号召起数万农民,攻占桑植县城,围逼永顺郡府,杀得地方官府胆颤心惊。贺廷壁与李晖等人,成为在太平天国运动中独树一帜的湘西农民领袖,人称“璧大王”。不久,这支雄据湘西,活跃在漳水上游的民军,遭到清军的重兵围剿,受到残酷的镇压。贺廷璧等三十多名农民领袖被俘,被判处秋斩。他的妻子刘氏含恨奔赴刑场,用衣裙接过丈夫的首级,不让人头落地,显示后继有人,宁死不屈的反抗精神。从此,“璧大王造反,刘氏兜头”,成为  激励当地人们前仆后继、反抗清王朝的先驱。贺龙同志曾说:“贺廷璧造反攻城,对后人影响很大,桑植城外有三十六块石碑,其中一块就是贺廷壁的。”

贺龙同志的祖父贺良仕,不愧为“军家”、“儒宗”的好后代。他“少小读书不成,转而肄武”,也是个能“驰骜马,挽强弓,意气洸洸,力气等夷”的武秀才。他为人正直:“生平不妄受人请托,亲戚或屈之在座,闻其理直则喜,否则拂衣而去,不复干涉。”所以,他“自少争至老除考试外,足迹不入城门,亦无一字呈长官”,很受当地人们的称赞。贺龙同志从小深得祖父的宠爱。他幼年的辈名贺文常和童年学名贺平轩,就是他祖父给取的。希望贺龙从小平平安安地飞起来,“气宇轩昂”。

贺龙同志的家,面朝玉泉水,背靠冯家山,走出家门,便是一座富有民族特色的木桥,现在人们都叫它“贺龙桥”。这座木桥是他祖辈三代人努力修建的,凝聚着贺家几代人的血汗,也留下贺龙从小操练武功和后来从事革命活动的英雄足迹。

贺龙同志从小受到祖父的武艺熏陶。父亲贺士道和堂叔贺士远也是祖父的门徒。祖父去世后,他们仍练武不辍,  自学成才,成为民间武师。他父亲因家贫时常出外缝衣谋生,贺龙同志便向他堂叔贺士远习武。贺士远见贺龙的胆子大,有些武打硬功不敢教给他,害怕他学了打人惹祸。一次,贺士远把武场大门关起来教练,不让贺龙参加。贺龙机智灵活,很快从武场的柱头上爬了进去,站在旁边学。别人出拳他出拳,别人学掌他学掌;别人打砂包时,他在自己家里。吊起砂包天天打。白天上山干活,他就朝树杆子练拳头;逢年过节,村里少年们成群结队,更是他习拳练武的好机会。经过几年春冬的自学,他“出师”了,叫他妈妈准备腊肉,要给师傅拜年。他妈妈听后奇怪:“怎么回事,你没有正儿八经地投师学武,还给什么人谢师拜年啰?”贺龙说:“我比他们正儿八经投师受课的人还要学得多些,他们敌不过我,这个师傅一定要谢。”他妈妈只好答应照办。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