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兰秋菊亦同时——访澳大利亚散记

本刊特约记者  邱丕相

秋菊怒放的时节,  离开上海飞往澳大利亚,悉尼城却正是温馨花香的仲春。

我是应澳大利亚太极学院的邀请,前往讲学访问的。两个月里,在院长许荣楚、许荣安先生的陪同下,先后到堪培拉、墨尔本、悉尼、帕斯、亚德雷德、布勒斯本等六个城市讲课、辅导、联合表演、参观访问,亲身领略了澳大利亚人民对中国武术的感情。

许荣楚先生是一位出生在马来西亚的中年华裔,他向我介绍了这所学院的简况:  现有三百多名教练、二千余名学员,分布于全澳各州,尤其是各大城市。建院九年来,先后有五万余人在学院学过太极拳。

从澳大利亚中国旅游公司的吴先生那里得知:澳大利亚太极学院是澳最大的武术学术团体之一。九年以前,由弟弟许荣安在悉尼创办,  当时只是一个仅有几十人的太极班。

我第一次讲课是在堪培拉。尽管备课时间较匆促,我却并不紧张,只是担心一连讲四小时,这些异国听众有无兴致坚持到底?

讲课时,由许先生亲自担任翻译,当我连讲带示范地讲完了中国武术的性质、特点和内容时,  台下一百四十余名听众竟报以长时间的热烈掌声。当然,许先生的翻译也是很有妙道的。接下来我又陆续介绍了气功、太极拳要领和推手,并带着大家亲身体会一下,众皆趣味盎然。尤其是推手,竟使大家一下子爱不释手,三个半小时在不知不觉中一晃而过。最后大家要求我介绍半小时的中国书法,并当场演示。我的蹩脚,书法就只好来个“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了。我试图结合太极,气功来表演书法的要义和修身养性的原理,他们感到很能接受。课一结束,不仅那几幅不成体的字被争抢一空,总教练诺德还对我说:“回去后、我们也要练‘永’字八法!”

回到悉尼,便有人从堪培拉打电话来,要求来悉尼补上未听到的课;远在二百英里以外的纽卡索分院还特意开了一个专车载着学员们来悉尼听课。这样,悉尼的讲课地点硬不得不临时改换,  以满足更多的听众。

在帕斯讲完课时,一位年逾八旬的老妇人热情地送给我一张印有树熊的明信片,又拿起一本武术小册子让我签名,说道:“我年纪大了,不能亲身到中国去,但是我很喜爱东方文化,你们的太极拳太有意思了!”

在布勒斯本的一个星期天,我竟讲了六个小时的课。天霭已暮,有些人还迟迟不愿离去,拉住我的手说:“我们过了一个充实而有趣的星期天,增加了许多难得的知识。

除讲课以外,通常还要和该院的教练们联合表演。我被责无旁贷地定为“主角”,  自然须尽力而为了。澳方教练们表演的项目有杨式集体太极拳、太极对练、太极剑;莲花功、导引功等。他们十分注重配乐,  大都是中国古曲,听来十分和谐,节奏与动作很吻合,练得也颇有韵味。许氏兄弟还亲自表演了在中国学习的长拳,刀术、棍术、九节鞭和单刀对枪等节目。此外,还有扇子拳、笛子拳,表演者手持其物,动作倒大都是武术招势,据说这两种拳在解放前的上海时有所见。

访问期间,我曾召开了一个小型座谈会,参加者.有教师;医生,护士、心理学家、科学工作者等。精神病学专家台维说:“还是在大学读书时,太极拳就对我繁忙的功课起了调节作用,使我精力充沛地修完大学课程,现在我又把太极拳教给了学生,并研究从精.神上如何达到平衡和放松。”凯尔医生说:“我行医多年,感到太极拳比世界上各种运动都优越,  因为剧烈的运动时常会伤害身体。人们的生活紧张、工作压力大,太极拳可以有效地消除这种疲劳和精神压力。”

在墨尔本,我曾看了教练们的一堂练功课。从一般的松身到动气功,到一段的太极拳,从全体到分小组练,足足练了三个小时,每人都是汗涔涔的。其中有一位神甫,也练得津津有味。他告诉我:三年以前,他在街上买了本介绍太极拳的小册子,自己看书学练,可怎么也学不好,后来进了太极学院才入了门。他认为太极中的阴阳哲学与教义有相近的地方,他如今还常常在教堂布道时穿插讲一些太极拳的道理。

在亚德雷德,一位华裔黄医生对我说:“我是一个太极拳爱好者。这里的一些家庭主妇生活优裕,无所事事,又好吃甜食,造成身体肥胖,忧心忡忡,没办法,我只好给他们开‘太极’这个药方了。”

有位名叫乔娜的老妇人;身患腰背痛病,  四处求医,尝试了各种疗法,均不见效。儿女们成家离走,丈夫又去世,使她在孤独和烦恼中对生活感到绝望。 她偶然在电视中看到太极拳后,便成了一位热衷者。她说:”我喜欢太极拳,并不在于它能否医好我的腰痛病,重要的是它给了我生活的勇气和阳光,使我敢于面对人生。“如今通过锻炼,她的腰痛已经减轻了许多。

还有一位名叫玛莉亚的十三岁女孩,  曾在悉尼与我们同台表演,一套太极阴阳剑练得颇有风彩。许先生告诉我,她原是个越南孤儿,六年前一对老夫妇把她从美国的孤儿院里领来,他们认定让她先学好两样东西:英语和太极拳。如今这两方面她都挺出色,还在一个以她的身世为题材的故事片中担任女主角。表演那天,两位老人也来观看,他们表示:  有朝一日定要带她去中国一游,把中国的武术看个够,学个痛快。

这所学院何以会吸引这么多澳洲人?许荣安先生的话是最好的说明:“用适应西方人心理的方法来传播中国的优秀文化。”

学院把分部撒向全国各城,各城又有星罗棋布的教学点,人们可以就近学到。他们又把太极拳分成六个技术段,每期一段,六期可以毕业,不至于望难生畏。他们以健身为宗旨,每周学员来一、二次,会聚一堂,练拳探艺。舒缓的音乐,优雅的运动,是以消解工作的紧张和竞争的烦忧。

眼下,人们非但爱太极拳,长拳类的武术也在兴起。许荣楚先生说:这些年来,随着中国武术的传播,华人的地位也相应提高了。“

古语云“春兰秋菊不同时”,对地处南北两半球的中、澳两国来说,  却是‘春兰秋菊亦同时“。你看,  太极拳这朵武坛奇葩不也在不同国度里竞相绽开了吗?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