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侯授拳张祚玉记(二)

1965年春节,张祚玉从南京(在南京梅山煤矿做针灸医生)特地回来向师傅拜年。陈非常高兴,说:“听说你有一个手法,在扬镇及沪宁一带无敌手,人们称之为王手今可一试否?”张诚恐答应。陈说:“你用两手进攻,我仍用一手抵御。”张遵师嘱用两手轮番进攻,陈用一手就把他两手封住了。陈说:“你发啊!”张说:“我感到上下左右全是老师的手,发不出来啊。”陈说:“你不发,我可要发了”只听“咚”一声,张被摔倒在床上。陈说:“你可知道我是怎样把你发出去的吗?”张说不知。陈说,再来一遍。张还是被摔倒在床上。张还是不能领会其奥秘。陈就用慢动作进行示范,边解释道:“我用手封住了你的肘,在你肘下一个圆字,就把你摔了出去。”张还是不懂,陈又示范三次,再试时,张还是被摔倒。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我这拳太难学了。当初孙师教我时,规定只教六遍,现在我不厌其烦地教你们百遍千遍,你们还是学不会。看来,孙氏太极拳到我为止了。真是有负师恩啊!”后来张告别时,陈师把张送到门口,又叹了一口气说:“孙氏三十六手太极拳实在太难学了,传到我这一代再也没有继承人了。你好自为之吧。

有人认为陈保守,陈说:“不是保守,而是这拳太难学了,目前,还没有发现哪个人能继承的。”后继无人,他内心是很痛苦的。晚年,曾想把师妹孙剑云接到家中,授予三十六手,以报师恩。但由于环境不允许,也未能如愿。后又欲授一对童男童女,也未能如愿。

陈健侯先生认为练太极拳的目的是:强身、克敌、祛病、延年。随着社会的进步,“克敌”功能渐渐减弱,而强身功能强化了。他常对人说:“在现代社会里,功夫再高,也经不住一粒子弹啊。”所以后来虽然又收了一些学生,但他们学拳的目的都只是为强身。

跟陈健侯先生学过拳的人除了张祚玉外,还有:岳沅深,字梦传,字手练得最好。笔者曾看过他练的字手,完会符合平直圆的要求,真是漂亮已极。三十六手,陈亲炙到野马分鬃,后面的是向师兄张祚玉学的。他打拳的形态酷肖如师。陈师对他的评价是:品德好,架子最像,可惜形似而神韵不聚。岳每天一大早在江边平正桥练拳。陈师曾提醒他说:“一大早阴气太重,寒袭人,要注意呵!”最后在那“左”的年代,岳受不公正对待,长期超负荷劳动,透支生命,不幸得急性肠胃炎而早逝。

王绛、胡善愚两人也学过字手,但架子只学到野马分鬃。他们学拳的目的纯粹是为了健身。特别是胡善愚,原本身体很差,学拳后身体健壮,脸色红润,最后皈依佛教,亦长念师恩。

还有一个叫姜乐山,原是江苏省国术馆露天班的学员,学过孙式大众化普及式太极拳。上门拜见陈健候先生,想学真传,并献给陈师一本杨式太极拳真传本(油印本)。陈很感兴趣,想把杨式与孙式融会贯通起来。陈曾对原稿进行修改,但在文革大抄家中,不幸失落。姜由于年龄过大,字手练不起来,三十六手也未能传授。

还有一个叫周正洪,是镇江市农药厂干部,擅长少林拳,有硬气功,做过镇江市武术协会的秘书长。刚开始学三十六手,文革就开始了,只得中止。文革中他受到冲击,后返回原籍江阴。

陈健侯先生的子女学拳情况如下:长女孟孙,从小跟孙剑学舞剑(木剑),后父又亲炙之,不幸早天。次女,端孙在家长期侍奉父亲,耳濡目染,也跟父亲学会了三十六手套路。长子早夭。第二子陈正奇(登谦),学完了三十六手,但未经校正。父对他的评价是刚、断(后来他自己常练习,有了不少进步)。正奇自己说:“父批评我是中士闻道,若存若忘,常存惭愧。”三子陈登丰学了半套拳路,四子陈登临、五子陈登豫只学了“九手”(陈健侯自编的套路)。陈登临1958年受到错误处理后(粉碎“四人帮”后纠正),回家侍奉父亲承继了父亲的中医和气功,对(易经》也有深入的研究。由于他高度近视,未能授之于太极拳,但他颇懂拳理。小女婿尤志心(关门弟子)只学了个字手,并授之舒肝手法和强肺手法。陈先生的子女都在外地工作,不可能继承太极拳的衣。他所以授之于子女,也只是为了让他们强身而已。

在文革中,陈健侯先生凭自己的一身武功,人身虽未能受到污辱,但祖传二十万册藏书以及自己一生收藏的中医珍本、古玩文物、太极拳的资料(照片、书信等)全被抄光、烧光。陈受到巨大的刺激,1969年仙逝。张祚玉为了保存国粹,在镇江公开授徒。学得较好的有周德良(刚逝)孔小安、陈九皋、卢顺生、卢宜生、金善镜、蒋有发、吴干全等等。周德良、孔小安、陈九皋三人在师傅张祚玉逝世一周年时,曾编写了《孙氏三十六手太极拳》,发表在〈精武〉1985年第3期。孙氏三十六手太极拳的师承历年来讲究口授心传,讲究“得人则教,不得人则不教”,传授者“不是徒弟找师父,而是师傅找徒弟”。三十六手,是孙禄堂晚年以郝太极为基础,融会形意、八卦而成的一套高难度太极拳。它的基础是字手。据说,此拳在万人中只有一二人能学成。目前广为流传的孙式太极拳是一套大众化普及式太极拳,每个人都能学,适宜推广适宜进行表演赛,适宜搞群众运动。但我们在抓普及的同时,也不要忘记抓三十六手。目前,会打孙氏三十六手太极拳的人已经不多了,一方面是由于这套太极拳的自身的高难度因素,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人为因素。有些人,热衷于真传之争,而不顾事实。其实这两套孙式太极拳都是孙禄堂的真传,它是孙禄堂因材施教的产物,它们各有各的用处。由于当前社会正处在转轨阶段,人们对传统武术的真髓越来越重视,所以学武的“克敌”功能又凸现了出来。我们在抓好普及式孙式太极拳的同时,必须抢救三十六手,抓好孙氏三十六手太极拳的继承与发扬。要在全国招收自幼酷爱武术,筋骨特好,悟性特高,武德又好的青少年来学习这套高难度的孙氏太极拳,不信孙氏三十六手太极拳会绝传,会后继无人。

注:乾为首,乾走首,练多督为经:这话是从《易经·道貌经》上而来。意思是说,练气功,无论大小周天,要经过头部,都要经过督脉。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