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徒手搏击竞赛中不伤人战胜对手技艺的探寻(一)

文/王风朝 王凤阳 图示/王风朝 朱建永

在自幼习武的早些年中,年轻人的头脑里充满了新奇,深受小说、演义中对神功绝技描绘的影响,为了达到在实战中梦寐以求的“一击必杀,一拳一脚定输赢”的目标,非常下功夫,孜孜不倦地苦练“发力”,打沙箱,打墙靶、踢木桩,以此来提高击打力度和硬度;还下过抗击打的苦功夫。几个小伙子在一起打散手时,不是青肿红紫,就是挂点彩。当时认为散手就是这样,不受点伤还叫练武?遇到几次地痞流氓寻衅滋事,还真是不禁打,一拳打倒,一脚踢翻。后来有一次是个身高18米,满脸络腮胡子,体重约在90公斤以上的壮汉凭着实力挑衅寻开心,与其论理不依不饶,挥拳就照太阳穴打来,让过三拳被逼无奈只好还手,一拳击腮将其放翻,看其倒在地上口吐白沫,这时头脑中突然醒悟:打坏了怎么办?打死人是要偿命的。赶紧上去掐人中,拉起来。幸好过了会儿没事了,从此给自己立了个规矩,“要忍让,可以躲闪,但不能还手”。事后越想越窝囊,习武练来练去练得不能还手了,打出事来怎么办?问题到底在哪儿?

一、上个世纪的“故事”

1、至今清楚地记得那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夏天的一个星期日,早晨习武练功后吃了早饭就跑到先师家里(道家人祖门自然派一代宗师),那天先生讲的是“挂画、贴烧饼”的功夫是怎么回事,传统武技中“飞檐”是指什么,“走壁”是踩在哪儿?。。。时间不长,院里的老母鸡从竹帘子下边的缝里钻了进来,在堂屋里闲逛,先师便轻声吆喝让鸡出去,反复两次;第三次鸡又进屋,我使猛然起身去轰,我一抬手、屁股刚离凳子,鸡便吓得“咯咯”地跑了出去;第四次鸡再进屋时,我怕把鸡吓着影响下蛋,就没再吱声。先师一边对我们说拳,一边拿起拐棍在脸前划一圆弧,拐杖头便轻轻落在鸡头上,只见老母鸡脖子微微一缩,看看屋里的人,慢悠悠地转身钻了出去,后来没再进屋。眼前一幕深深刻在我们脑海中,拐杖头与鸡头点与点之间的准确,在边说话中似看不看、漫不经心的处理这一问题的轻松自若,既解决问题又不打伤地用力的度”,把握得何其“恰到好处”。

2、一天在院里大树下先师教授武术交手技法,夜静悄悄的,月光从树叶间洒落下来。我拉开架式,上步中平拳疾速向老师胸部冲去,当拳面感觉到挨上汗衫以为得手时,眼前的人没了,拳头再往前走就是空的,刹那间后脑勺上被轻轻拍了一掌,一回头已七十岁的老师在我身后笑呵呵地看着我。这一晚上的喂手,明明都摸上老师衣服了,就是挨不到肉,就好象是在和一个影子打斗。我意识到:别说伤人了,连摸都摸不着人。而每个攻守回合,先师在我身上不论是拍一下,还是点一下,都能感觉到换个方式都可以致残、要命。对照起我们几个小伙子在一起散打时,不是青肿红紫,就是挂彩…“外行打架”怎能与传统武术散手相提并论?思绪万千、渐悟开窍。

二、传统武术徒手搏击训练与比赛的思考

1、传统武术交手训练与比赛的前提是不伤人战胜对手。武术交手双方运用踢、打、摔、拿各种招法进行较量,技术动作内在动力是大脑神经活动通过肌肉收缩产生的劲力,双方较技可以看作是人体之间劲力的相互作用,运用劲力达到战胜对方目的。纵观武术散手竞赛实例、散手训练实践,依据运动力学原理,可知劲力是造成交手效果的基本原因。竟赛双方交手运动过程中接受了外来能量,作用于人体超过人体生理极限致使产生伤害。人身伤害事故突出表现在违背武林先辈“顺其力而破之为巧,逆其力而破之为拙”的教诲,采用硬碰硬打法方面。

对于互以对方身体为攻击目标的武术散手竞赛来说,参赛者道过科学正确的训练,达到刚柔收放自如,能够把据劲力的度,是不出现伤害事故的直接关键。认识到这一点,就会使散手参赛者在训练中,不只是盲目的、拼命去超越伤人的度,而是改进训练方法,循序渐进,在提高功力基础上同时提高运用劲力的控制能力,这正是不伤人而战胜对手与伤人战胜对手不同的技术要求。好比汽车速度越快,越要完善其刹车制动系统,否则就会车毁人亡。

劲力可以认识、能够把握,传统武术中刚克柔克技术的运用可以做到不致人伤残而战胜对方。传统武术在发展中,已经具备不伤人而战胜对方的技术,传统武术散手竞赛应当引导提倡、发展不伤人而战胜对手的技术方向,严格禁止伤人战胜对方的结果。

有的拳友认为:“传统武术技击术是致残术,根本就不能开展竞赛。这只是看到了一个方面,不是对传统武术技击术的全面认识。传统武术技击技术可以用在对敌徒手搏斗中,可以做到致伤、致残,甚至致死。要点就是在运用传统武术技击术中,其施力超过对手身体生理极限即伤人,但这不是唯一功能。这个生理极限的临界点,即是我们在习武中所要追求掌握的“度。当对敌生死搏斗时可以超过这个“度”当友人切磋、友谊比赛中就不能超过这个“度”。

千百年来武术传承中一直遵循这个客观技击规律,传统武术擂合赛也有几千年的历史,证明是可以比赛的。不仅在技术上强调“打着容易摔倒难,摔倒容易制住难,制住不伤人、令人心服为高”的价值观念,在武德上也有明确的要求:“让人一拳理不亏、绝技只对暴客施,若逢良善莫出把”。“思想意识”、“武德”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所有习武人都能认识到“天下武林是一家”,所有习武拳友都是“武术这一同门兄弟姐妹,加强武德宣传教育和规则严格界限,传统武术散手竞赛一定会以崭新面貌健康而快速发展。

如果认为散打只是致残术,只片面看到技击技术伤人而战胜对手一个方面,只是追求拳脚击打发力超过对方生理极限而取胜,也就是采取杀伤性取胜战略信奉的是场上无兄弟”、没有情面、道义的敌我性质格斗原则,那就只能练成杀手。而在平时训练与竟赛中若奉行这个宗旨的话,高伤害率、高淘汰率、职业病必然发生,这就是指导思想、认识错误导致的恶果。试想:每个习武人在最初学习技击时都是什么也不会,都是师傅水平高,如果奉行“举手不留情”的认识观念,恐怕每个习武者在没有练出来之前就已经折胳膊断腿,已经半残废了。自古以来传统武术传承中就非常注重不伤人这个问题,不仅在武德上严格要求,在交手切磋和比武中均有要求和技术上的可行办法,否则传统武术技击术不会一辈辈传下来,而只能留传空架子。

2、不伤人战胜对手技术训练途径是提高技击水平的正确道路。

当一个习武者只是在追求练习超过对方生理承受能力极限这个度时,他可以练出这个能力,做到出手就伤人,但却把握不住这个度,因为他从一开始练功就没有控制这个度,即“手头有准”的概念。正如媒体报导的某人在与友交手切磋中将其打伤,赔偿医疗费5000多元,还洋洋得意炫耀自己功夫高,实在可悲。由于只是追求突破对方生理极限的度,师兄弟练习散打中失手致伤,造成终生遗憾,甚至有的反目成仇。

当你在训练中,从时时注意掌提这个“度”开始,一步步能控制地接近对方生理承受极限这个度时,就可以练出“手头有准。在面对罪犯正当防卫时,为了解除对方战斗力,最好生活条件不具备时也可以伤残直至消灭罪犯、敌人而到了传统武术散手竟赛场上,就很正常的把握住这个度,不伤入而取胜,达到体育性竞赛的要求,这是符合双方利益的明智之举。这是武术散手运动训练学中一个客观规律,认识并遵循它,就可以快速提升到高水平境界;不认识或违背它,只会成为“杀手”,出手伤人招致无穷的后患和难以承受的经济损失,甚至是牢狱之灾。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