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认识的散打(一)

张立学

【武术基本常识】提到散打,人们自然会想到弹踢腿、横扫腿等基本散打功夫;会想到中国的“散打王争霸赛”,会想到既具有实战性,又具有欣赏性的火暴场面。如今的“散打”,在中国是一个被人们谈了又谈的话题。不管是武术界的朋友,还是武术的各种传媒上,或是与武术有点关联的人都会把“散打”常挂口中,二字的曝光率相当的高。但是,我不知道朋友们对“散打”的概念和形成与发展过程是否清楚?又是如何的理解“散打”的?今天,我就把我所知道的“散打”及对散打的浅显理解给朋友们做个简单的介绍,希望对朋友们认识“散打”、理解“散打”有些帮助。

散打是中国武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使用踢、打、拿、摔等技术手段制胜对手的攻防组合技术,最直接体现着中国武术的实战价值。

散打的形成:任何事物的形成都是生活或谋生成为必需时的必然产物。比如说人的直立行走,就是类人猿的前肢根据需要不得不提前从简单的行走中解放出来,从事其它如获取食物、进行争斗等想对高级的活动,散打也是如此。据史料记载,散打的萌芽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在原始社会人民少而禽兽众”,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是相当低下,人们使用的工具极其简陋,人民生活比较分散,人的思维也不是十分的发达,彼此间也缺少足够的交流与沟通,时时需要面对来自大自然庞大而凶猛的野兽对自身构成的威胁。这时,能够生存下来,成为当时人们的迫切之需。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和进行自卫,不得不徒手与野兽进行搏斗。有时为了获取食物也不得不残忍的使用暴力面对同族胞弟们。到了氏族公社时代,氏族与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如皇帝与炎帝间的斗争。在厮杀中,一旦武器脱手,就要徒手相搏,使用踢打、躲闪、抱摔等,在激励的搏斗中,人们积累了不少徒手相搏的经验,经过漫长岁月,一旦从本能的自卫活动过渡到有意识的技击术,便产生了质的飞跃,意味着散打的正式形成。

散打发展的重要阶段:散打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依据当时国情和统治阶级的需求与喜好,不同程度的发展着。

对散打形成有着重要贡献的是宋元时期。由于军事上的需要,除官方对武术格外重视外,民间也大量出现了以“社”、“团”形式组织起来的练武组织,大大的促进了武术的发展和交流。后来的武术大家们,编著的武林故事也多从这个时期开始,比如现正在热播的金庸武侠剧(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笑傲江湖》等等。当时的人们将武术中的踢、打、摔拿等攻防格斗动作,有机的组合起来,使之从原始的武舞形式,发展到较为先进的武术套路和对练套路形式。将其拆散开来,因时因势的运用,就成为现在的散打术;把其组合起来就成为强身健体、具有较高艺术性和观赏性的表演套路。

明清时代是武术集大成的大发展时期,流派林立,不同风格的拳术、器械都得到了发展,并出现了很多文字记载的武术散打书籍,那时“先知先觉”的人开始整理了自身习武的感悟和流传于民间的相关武术资料,为后来人提供了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如明代戚继光的《纪效新书),清代王宗岳的《打手要言》等等。在整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间相互对立矛盾的存在,反动统治阶级总是利用武术镇压人民的反抗与起义,而劳动人民则把武术作为强身健体以及反抗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的手段。但是由于封建社会阶级性的限制,当时的武术还只能作为实现自身或某个阶级目的的一种的手段,使其价值没有得到完全的挖掘,这种历史必然矛盾无形中推动了武术理论和武术文化的快速发展。在一九○O年爆发的义和团运动就显示了劳动人民掌握武术、运用武术健体强身、保家卫国,进行革命斗争的伟大力量。同时也预示着武术从那时起开始有了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新中国成立之后,武术和武术散打得到了进一步的向前发展与提高,国家开始把武术列为全运会的竞赛项目,同时正式开展了散打的表演与比赛,国内出现了一些武术刊物都设置了散打技击的专栏,大量研究散打的文章也陆续出现,使人们正确认识了武术强身健体和防身自卫的双重作用,也使散打理论在发展上具备了更广阔的舞台。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