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国际化发展的文化思考(下)(二)

有机宇宙观虽在原子和亚原子层次上极为有用,但对于人类尺度上的科学与技术层面来说意义不大,对于建造机械和解决建设、优化生活问题等没有帮助。东方了解“道”的根本而不是它的枝节,科学家则了解它的枝节,而不是它的根本,欲使兼而有之并根深叶茂就需要多方面作出努力。

四、继承弘扬传统文化,渗透现代科学精粹,创新奋进,中国文化必将再显辉煌

中国古代自然哲学没有能产生向近代科学转化的革命,不管是内在的机制或者是外在的环境因素,都是我们应该正视的问题。弘扬和继承中华文化,不断创新推进,在传统文化哲理的基础上,循着机械论的自然观走向近代科学,再将循着现代科学走向新的有机宇宙论,找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相贯通的脉络,同步进行科学的现代化和文化的现代化,包括发展武术太极拳。

1、不断创新

应该说,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爱因斯坦“最看不起那些只知夸耀前人而不思进取的人。”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对于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武术太极拳走向世界也绝对不能例外。改革与现代化建设一刻不能没有创新思维,改革已经极大地改变了并正在迅速地深刻地改变着以往阻碍中华民族理性思维发展的那些社会条件,引起思维特征的革命性变革。通过思维特征的革命,我们的民族成为一个崇尚理性的民族之后,一定能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进行得更快更好,我们伟大的祖国一定能在新的世纪里再创辉煌,其中包括武术太极拳的发展,实现伟大的复兴。世界必须继承、保存中华文明中的人类学术的传统;中国更需要弘扬人类的创新精神。

2、一点尝试

武术太极拳同样要在继承、发扬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的成就和优势,在传授培训方法上、养生健身机理研究上,以及攻防技击的发展上都应不断创新、不断前进。中国科学院武术协会在大力发展太极拳运动的基础上,运用传统哲理和现代科学相结合,对太极拳健身机理进行微观定量测试,以揭开太极拳优化生命质量的奥秘作出一点尝试,测试发现并证实了许多“阴阳转化”、“五行相克”、“守中和谐”、“相互依存”、“相互消长”以及与医学生命科学的紧密联系。今举述一二,以此抛砖引玉。

(1)一对神经与两个心脏

对神经,指的是人体植物神经即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不同于手脚运动,心脏的跳动、肺的呼吸、肝及胃的活动不受人主观因素控制,服从于植物神经系统的指挥。内脏器官的工作节律是这一系统负责的,它专门控制着人体心率、血压和呼吸的功能,植物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又叫迷走神经)其作用与分工是:

交感神经系统:适应人体运动和情绪需要、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在危急状况下占主导地位。

迷走神经系统:运动停止时心跳趋于平缓血压下降在人体休息和睡眠时占主导地位。

这个系统共同指挥着人体内最基本的生命活动,两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形成一种动态平衡。

通过初步科学测试,武术太极拳锻炼者,其心律变异(体现上述两个系统功能运作的比值)较一般其他运动者得到良好比值,甚至达到“七十岁的人,三十岁的心脏”。显然,这与太极拳“意、气、神”的锻炼密不可分,也与医学上的“情致”攸然有关。紧张、焦虑、抑郁、恐惧这些不良情绪持续发展,就导致植物神经系统处于紧张状态,形成紊乱,最终失调;功能的改变,导致严重疾病,引发甲亢、糖尿糖、神经性皮炎、溃疡等不同症状。另一方面,脑血管、帕金森症、甲亢、糖尿病等身体症状也导致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使病难以诊断或久治不愈。

所说两个心脏,那就是主循环和微循环。人体是一个复杂而又奇妙的机体,遍布全身的血液是从心脏的舒张、收缩把血液泵到动脉中去,然后再从静脉回流到心脏,这叫主循环。可是怎么从动脉过渡到静脉,而又如何将氧气与养料带给每个细胞,并将二氧化碳和废料带出来的呢?这就要说到微循环了。这也就是人体新陈代谢的内环境,是生命机体的基本保证,即“生命的源泉”。全身微血管长度达96,500公里,相当绕地球一周半,仅靠心脏有限的收缩力难以将血液输送到每个细胞并带回二氧化碳和废料,还必须靠微血管的节律运动(与心跳并不同步),起到了第二项调节供血的辅助作用,成为“第二心脏亦即传统医学上的气血运行。

正常情况下,微循环血流量与人体组织器官代谢水平相适应,使人体内各器官生理功能得以正常进行,微循环功能良好就会健康长寿。早衰或患病引起微循环功能障碍,难以满足组织氧化代谢的需要,造成组织器官功能的不全或衰竭,是许多疾病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现代医学证明,人体的衰老、高血压、糖尿病以及许多心脑血管疾病都与微循环有密切关系,微循环的功能正常与否是人体健康状态的重要标志。通过科测试,得知太极拳锻炼极大地改善了微循环状态。

正确地把握意念、放松和安定,所调“松静平和意念导引气血”起到调动微循环的主要效应,有效地改善了人体不同部位的微循环状态,并有效地改善人体末端微循环状态,提高人体对外界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符合医学中所谓气血运用,增强营卫的道理。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