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武馆教学的改革(一)

李静宁

近年来,各种形式的武馆(社·校)象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遍及城乡。武馆的建立,对武术的普及和发展,弘杨民族传统文化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由于教学和管理上的不善,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为了武馆的健康发展,武馆必须在教学和管理上进行改革,使其逐步规范化和科学化。现就武馆在教学方面的改革发表个人浅见,以供参考。

一、开设思想品德课,突出武德教育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因此,武馆的教学改革必须从育人出发,把育人工作摆在教学工作的首位。当前武馆的学员多数是青少年,带着不同的目的来到武馆练拳习武。他们思想不成熟,法制观念差,若不加强教育,很容易走向反面,成为安定团结的不利因素。如何加强教育呢?我们认为,除加强行政管理和经常性的政治思想教育外,在教学内容方面必须开设思想品德、法律常识等必修课,突出武德教育。众所周知,格守武德是我国武术界的优良传统。武德作为道德规范,是具有时代特征的,我们所讲的武德,应在继承传统武德的基础上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的特征,即是具有高尚情操,尊师重道,友爱同仁,奉公守法,有正义感。各级武馆只有加强政治思想工作,把武德教育落实到实处,才能创办出合格的武馆。

二、增加文化课,提高文化素养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是一门涉及多种学科的综合性科学。中国武协主席徐才同志在一次全国部分省市武术工作座谈会上曾讲过,到如今世界上正式开展的运动项目,奥运会有28个,非奥运会有100多个,但是还没有一个象武术这样含有哲学、美学、心理学、中医学与丰富内涵的体育项目,所以说武术是体育,也是文化。从以上讲话可以看出,武术的发展不仅是技术水平的提高,而且还包括技术理论的研究以及武术哲学、武术美学,武术医学,武术文艺学、武术心理学的探讨。因此,要发展武术使之规范化和科学化,并走向世界,没有相当的文化素养是不行的。据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式馆学员中、小学文化程度居多,这不仅与我国普及中小学的教育规划极不相适应,而且文化水平低下也直接影响武术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武馆开设文化课势在必行。当然,文化课的开设要根据武馆的现有条件、学员的文化水平而定,一般说来科目可由少到多逐渐完善。开设的方式可采用聘请老师兼任或与普通学校挂钩的办法。只有学文习武两不误,才能培养出能文能武的武术后备人才。

三、加强武术理论课的教学,提高理论水平

武术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发展起来的一项传统体育和民族文化,它由理论和实践(技术)两部分组成。当前有些人把武术看成是单纯的学拳使棍,这是对武术的歪曲。为了扭转这种只重运动技术、轻视理论的错误倾向,使武术得到全面的发展,武馆这个培养武术人才的园地,必须加强武术理论的教学。理论课的内容着重几个方面:(一)讲解武术教学的目的任务,使学生明确习武是为了弘扬祖国文化,强身健体、防身自卫。(二)讲解武术发展史,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三)分析武术的技法,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更好更快地掌握动作,练出拳种的特点和风格。(四)讲解教学和训练的基本理论,使学生懂得武术教学的原则步骤、方法及如何科学地进行训练,为今后传授武术打下基础。(五)介绍武术竞赛的组织与裁判,使学生初步具备组织小型武术比赛和担任裁判工作的能力。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