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解铁夫的启示到大成拳的形成(一)

常书范

1940年的一天,有一中年人在北京车站下车后就四处打听哪里有教站桩功的?一直问到姚宗勋家,姚安排好来人就过府把老师王芗斋请来。

来人是解铁夫的嫡侄,奉叔父遗训,专程来北京找王艺斋先生,并询问王有传人否?王命姚宗勋表演站桩、试力、发力等动作,来人当时整衣而起,郑重地说:“姚先生功夫比我好,家叔当喜慰于九泉矣!”

送走解铁夫的侄儿,姚宗勋问王先生:“您当年游历大江南北,在所遇众多高手名家中,解老夫子的功力和成就能算得上最高吗?”

王先生慢慢地转动着手里的茶杯正沉入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之中,突听姚宗勋有此一问而感慨叹道:“齐鲁多豪杰之辈,燕赵多悲歌之士,而三湘五泽之中却正是蛰伏避世奇才、怪诞人物的地方。平心而论,我行程万余里,交手拳师数千人,所遇成名人物虽多,但能探知拳学之精微,达到自身力量之平衡,称得上方家和学者的唯湖南衡阳的解铁夫,福建福州的方怡庄,辽宁铁岭的吴翼辉数人而已。”王先生呷一口茶,又无限深情地说:“特别是解先生更是学文之冠冕,拳中之翘楚,遁世之奇才,其造诣之深广,见解之独特,确令时人叹为观止。”

原来王芗斋当年遵师命负笈远游,渡黄河,入中原,过郑州,登嵩山,小住少林寺后又折向南游,经荆楚而达三湘,终于1918年初冬到达衡阳拜会心意拳巨擘解铁夫先生。

初见面,王观解铁夫年事已高,恐其功力不及,谁知解先生竟慨然许以试手。

王先以崩拳进步取之,一触之间即被弹回,方知其功力不可低估,随即以崩、钻、劈、炮各种拳法横冲竖撞,连环突击,谁知每次刚一接触即被弹回,竟然连战连败,十战皆北。王先生当时又请求试兵刃,结果仍败。当时解铁夫曾解释:“兵刃只是手臂的加长,你手不行,使任何兵刃也一定不行。”

王芗斋自追随郭师以后,从没有如此尖手,虽输得心服,但惭愧之余又不由地想:假使半步崩拳打遍天下的郭师泉下有知,得知今日之事该作如何之想?

第二天鸡刚叫头遍,王先生就悄悄起床收拾行李,准备不辞而别。刚出村头,解铁夫已尾随而至,挽留王先生还是不要走。解说,我年已老,恐世上时日不多,平生未得良徒将所学传下,你跋涉数千里,切磋拳家虽多,但想找个象我一样的老师怕也不容易。我看你不如留下来,咱们作个忘年交…。

回家吃过饭,解先生抽出一本书放在王艺斋面前的桌上。王翻了翻,是清朝学者纪晓岚写的《阅微草堂笔记》,心里想这种书和拳术有什么关系?但还是认真地读下去。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