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罗浮三隐侠

罗佐云

古人有诗云:“桂林山水甲天下,南粤名山数二樵。”所谓二樵者,即博罗县罗浮山和南海县西樵山。广东的山水名胜,从东晋至清初,首推罗浮。罗浮峻岭连绵,广袤五百里,跨博罗、增城等数县。东晋时道者葛洪曾隐于此山炼丹和著述。山上共有四百三十二峰,名胜古迹林立,佛寺和道观比比皆是。封建时代,尤多遁世隐迹之士。明末清初之际,有三位饱历沧桑的武林俊彦,隐居此山终老,鲜为后世所知,现笔者根据《广东通志》和清初著名诗人屈大均的《翁山诗外》,及清代乾隆年间檀萃著的《楚庭稗珠录》等有关记述,披露于下:

一、铁桥隐者

张穆,字穆之,广东东莞人。好养马,能诗善画,精技击,熟兵法。青年时代处于明末举国动乱之际,曾游历大江南北。明朝灭亡后,隐居于罗浮山铁桥峰(罗山和浮山的交接处)为道士,自号张山人,又名张铁桥。清初著名诗人朱彝尊(竹垞),在顺治年间南游广东罗浮,曾与他有诗文唱和。张铁桥同岭南三大家、名诗人屈大均、陈恭尹、梁道兰均有交往。屈大均在罗浮时赠以诗,日:“…十五精骑射,功名志沙漠。袖中发强矢,纷纷如雨雹。章句耻不为,孙吴(兵书)时间学。……相逢少林僧,剑法相传子。绕身若电光,声如风雨至。良马名铜龙,雄鸡悍无比(铜龙和雄鸡,均是张铁桥自养的马名)。慷慨少年场,报仇兼雪耻。丈夫苟能军,市人亦可使。何听命于人,自损英雄志?立功良有命,英雄思战没。可惜沙场中,少君一白骨。”从这诗中,可隐约看出,张穆对明时大将、兵部尚书袁崇焕(广东东莞人)被崇祯皇帝冤杀,无比悲愤,曾在南方参与抗清,兵败后而归隐的。张铁桥著有《铁桥山人稿》及《羊城醉赋》传世。

二、青霞子

青霞子,隐于罗浮山青霞谷的道士,原姓名不详,陕甘地方人。精通武技,工诗能文,曾是明末兵部尚书孙传庭属下一员战将,在潼关,与李自成起义军决战兵败,孙传庭自杀。青霞子东走河南。后来辗转来到广东,投靠高州太守郁文,在南方抗清失败,与郁文同隐于罗浮山为道士。屈大均有诗《赠青霞子》日:“…本是紫髯一将军,家在贺兰临塞云。赫连台畔时游猎,花马池前或典坟(典坟:即三坟五典,·指对经书史籍的泛称)。曾逐孙公大司马,血战黄巾(指李自成起义军)陕城下,七日霖雨真可怜,三军粮绝泪频洒。潼关再战功垂成,天妒孙公使结缨。·……青霞此时河南走,黄石兵书尝系肘。英雄且战且学仙,旷达一吟一饮酒。…东湖水自罗浮落,石室烧丹汝新作。

明末朝政腐败,群雄纷起,清兵入侵并平定中原,大局已定。作为曾是明代久经战阵的猛将,回天乏力。只好隐居为道士以终了。

三、鸭上人

鸭上人,是罗浮山见日庵的和尚,原名字不详。他能文能武,尤善拳术,同岭南诗人屈大均、罗瘿晕等民族志士、文人交往,有诗文唱和。原先也是明朝的一位“借面射狼之将军”,鉴于清兵南下,明朝灭亡,妻子死去,于是看破红尘,携着儿子入罗浮山飞云峰见日庵为僧。人称之“鸭上人”。他不事斋戒,饮酒食肉,大食体肥。常自罗浮游方于广州光孝寺和化缘于东莞、宝安等地。一天,他从东莞化缘后归山,道经石龙镇渡口,在码头上,看见官差衙役,仗势殴打平民百姓,他不禁义愤填膺,上前略展拳脚,把一群狗腿子打得哭爹叫娘的狼狈逃窜,见者无不称快。

在清代乾隆三十八年出版的《楚庭稗珠录》的作者檀萃(字默斋),是乾隆年间进士,山西省高平县人,曾在广东罗浮书院讲学。当他看到上述三隐侠的生平事迹时,不禁喟然感叹说:“嗟乎!世不少奇杰,而往往迷溺于佛、老而不出者,亦其所遭际有以迫之也!”时世迫使他们不得不遁世归隐的。

广东的蔡李佛拳,是源出自清代中叶的罗浮山,这是不是同上面所说的明末清初罗浮山三隐侠有关连呢?有待今后作进一步的深入考证。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