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迷宫心得谈(一)

徐谷鸣

走了二十年荆棘丛生的武林迷官,望着身后走过的曲折道路,心中不禁感慨万分。武林这带有神秘色彩的迷宫,多少练武的人迷了进去,却走不出来,既不是他们天生弱质,也不是愚笨懒惰,而是缺乏一个正确的指导。就好象开车没有一张地图,即使车小性能再好,日夜不停地开,也是到不了目的地的。反之即使有大雾,道路阻塞等干扰影响,也终究能到达目的地的。所以俗语说:“明师出高徒“有明师的指导,自可避免徒劳往返之苦。可惜山!上石多黄金少,也不是每个练武的人都能碰上象周侗这样的明师的。再说碰上了,若他不肯真心敦,也是枉然,所以现代科学的发展就需要我们借助书本的知识。《武林》杂志和其他功夫丛书所起的作用,就象地图一样,指导你走出武林迷宫。

练武术,点穿了也没有什么神秘可言的。每个人无非是二手二脚。练武若从技击角度来分析无非三个月的,一、体能与潜力的增加:二、体能与潜力的极大发挥;三、体能与潜力的正确发挥。

我们练武的人,日日练拳,打套路,排打,操砸胳膊,打沙袋,打木人桩,抓酝子,负重练拳都无非是为了增加身体的抗打击力、硬度及内在力量,这都可以看作是为了增加本身的体能与内在潜力,这是第一方面的目的。

有了巨大的潜力不等于你就可以统统发挥出来了,例如你有800斤的力量,可是一拳打出去由于姿势不正确,造成全身各部配合的不协调一致,引起本身肌肉群的互相牵制和抵消,可能只能发挥10%的潜力,只打出80斤的力量来。但是有的人虽然天生瘦小,体内原只有200斤的力量,可是训练有素,却能发挥出80%的力量来,一拳能打出160斤来,所以拳头反而比身高体大的更重。许多门派,拳种都有单练动作,单发劲,各门派的拳论中也常讲究一个整体劲(即充分发挥全身的内劲),如心意六合拳论中讲:“浑身全到无拦挡”,太极拳练拳时讲究“一动无有不动”,大成拳的试力,太极拳推手发劲。绵拳的四步拳对练,以及所有套路练习中,也都为了能更充分发挥本身的潜力,让每一个发劲在技击中可以爆发出本身的最高极限力量来,这是第二方面的目的。

在搏击中决定胜负的因素除了本身潜力的大小,潜力的能发挥程度外,还有一项重要因素,即时机、距离、角度是否正确、巧妙,落点是否恰到好处,不该发劲的时候发劲(落空)与该发的时候没有及时发劲(失去时机,意断劲断)都是同样的错误,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体内有极大的力量,也是无损对方一根毫毛的。所以最后一个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例如大成拳的实作(最后阶段),各门派的对练,连击动作的组合,散打的训练一都是为了能在实战中不仅发挥自己的极大潜能,而且能有效正确的作用在对方身上,这也就是我们练武所要达到的三个目的。所有的不同练法也好,绝招也好,都离不开这三个目的。”一羽不能加”“一蝇不能落也好,“四两拨千斤”也好,也都不能离开这三个方面。明白了这些就不信邪,就不会被武术的神秘色彩所迷惑和受一些江湖术士,武林败类的蒙骗了。

中国的武术门户纷沓,派别繁多,虽有长短,软硬、高低、快慢、内外、·大小诸不同,却常有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之妙。我们不能以某个人功夫的优劣来评定衡量某拳种门派的优劣高下,但我们却可以通过许多方面的观察、鉴定来评定衡量一·个人拳艺的高低。

一、拳谚云:“眼为见性,耳为灵性,心为勇性”,又云“心与眼合多一明。”故高手则目光四射,闪若电光,冷森逼人,有使人不敢正视之势。所以,目光在练拳中是很重要的。练武之人常比之为日、月(放光)。心意六合拳有“云遮日月”之招,即以手遮敌目,如云遮天上之日月,太极拳云手虽有“出手如天上之云彩”难以捉摸多变之意,但上面一手也可视作如云遮日月之意,而劣手则日光呆滞或目光游移,呆滞则不活泼,游移则无神无主张(有神与失神之别)。

二、知吐纳调息(呼吸协调)。任何优秀的运动员都必须懂得运动的呼吸规律。拳术高手也必善于吐纳。懂呼吸然后运动能持久,能变化能绵绵不断,能内气充沛,能承受外界的打击。而初学之人则常挺胸、憋气,不但久之易生内伤,伤及心脏(引起心律不齐…),而且受打击时因气在上则腹腔失去支撑,易伤及内脏,而拙劲、断劲也随之而生矣,其拳也常失柔偏刚,(或称僵、硬)。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