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国之瑰宝—武术(一)

按王孜同志的来信,反映出许多读者的观点。对中国武术应该如何发掘、整理、继承、发展的问题,本刊欢迎大家认真讨论,发表高见,并准备在《扬长避短》专栏上登载大家为此问题撰写的文章,或在本栏上继续选登有关的来信。

编辑同志:

武术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祖先血汗之结晶、国家之瑰宝,如不发掘,不研究,而任其自流,以至湮灭(不是有许多绝艺已经失传了吗?)岂止可惜,那简直是犯罪。

中华武林,具有强烈爱国心和崇高民族气节,在历代农民起义和反抗异族侵略的斗争中,从来就是一马当先,为大众,为民族贡献出青春和鲜血。这里有多少可歌可泣的历史人物和事实!如果把这些僚慨悲壮的英雄事迹,以文学或电影、戏剧、音乐和美术等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将会是何等感人的爱国主义教材!我坚信这对抵制不健康的乃至黄色下流的东西对青少年的腐蚀,鼓舞亿万群众,为中华真正崛起而奋斗,都具有不可代替的独特作用。

作为有民族自尊心的一个普通群众,我愿对《武林》,对武术界提供一点浅见,以作一份微薄的礼品。

第一,武术应立即扭转其体操化、舞蹈化(美其名日艺术化)的错误倾向,恢复其本来面貌。这本来面貌或本质,就是击技。上述“两化”偏向,解放以来,所以日甚一日,同表演或比赛的要求偏颇不无关系的。(我并不反对表演和比赛,只是说要求偏了)。结果各处瞎编套路,追求所谓“新、奇、难、美”,器械也越来越道具化,剑轻得象薄铁片,白蜡杆快变成藤条了。我一个朋友的小女孩,在某武术队,为了应付比赛,拿名次,教练想不出花样,就发动孩子们瞎练胡编,他从中吸取“灵感”!甚至上场前还没编完那标新立异的“尖端动作”。一这简直是糟踏武术,误人子弟!据说类似现象,各地皆然,不足为奇。

照此下去,武术就会逐渐消亡,或在潜移默化中变成新式艺术体操或健身运动。

击技,是中华武术的灵魂和本质。忽视或忘记了这一点,武术的变质就是不可避免的要发生。只要老一代武术家一死,那就会人亡艺绝!

现在不少青少年学武术是练为看,而不是练为战;不少家长送孩子上武术学校不是为了学真功夫,而是给孩子准备一条“出路”。青少年受了这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也就不会真心苦练了。

对耍花架子、图好看,这种武林歪风,凡有真才实学的武术家均表深恶痛绝并忧心仲仲。然而,这花架子却可以赢得外行的喝彩,卖票赚钱,乃至得奖!这确值得人们一想。

请问:解放军练刺杀,可以要花枪吗?公安战士练擒拿,可以图好看吗?怎么武术界不少人就专门耍花枪、图好看呢?这同表演、尤其是比赛要求的偏向,大有关系,不客气地说,这正是因果关系。

拳击这东西,西方青年差不多人人会一点,被誉为勇敢者的运动。并常有国际比赛,产生过一代代的拳王。一旦外国拳手来华叫阵,花架子们敢上台应战吗?人家那可是一拳击倒、击昏、击毙的真功夫。读罢赵秋荣的《善于博击的泰拳》,我更为中华武林焦急、忧虑。以我看到的舞台、电视和运动场上的花架子,怎么可能抵挡得了人家泰拳的铁脚钢拳!请诸位仔细地想一想吧!

中华武术誉满天下。难道这崇高的民族和国家的荣誉,要在我们这一两代放弃、丢掉吗?!

一提技击比武、打擂,就有人说什么“野蛮、不文明”,“有损健康”,不符合“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方针,等等,奇谈怪论,不一而足。这些不是外行话,就是视祖先留下的瑰宝为粪土,把祖国的荣誉当儿戏,不值一驳。竞技免不了受伤,搏斗免不了流血。你怕损伤,怕流血,你就软弱、衰退,甚至就容易屈膝当亡国奴!即使没有成争,不把武术当实用的技击来练,武术也就失去健身的重要作用,我们这个大国,就仍然只能扮演“东亚病夫”的可趾角色。这不仅是武林,而且是中华民族之耻辱!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