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山区武林

老渊

地处九宫山南麓的江西武宁,是湘鄂护边区咽喉要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境内山高林密,奇峰异壑。不但为虎豹豺狼藏身之地,旧社会亦为打家劫舍歹徒啸聚之所。乡民为了防卫,多习武自保。特别是进入晚清之后,每年秋冬,结伙延师,习武练打,多以棍棒扒锄,以至扁担、板凳等为主要器械。此为农家常用农(家)具,家家具备,遇有情况,随手可得。刀枪剑戟等,除要狮灯之外,农家少有。这可称是江右山区特点,与北方不同。

农民习武为保家防身,已成习俗。但以前因山区交通闭塞,出外访师问友的也少,武术多讲实际应用,较少花枪花拳。据清道光《武宁县志》载:

“武安山多勇健。最著者日彭鹏,能陂两笠飞离县十五里,顷刻往返,山上皆称为鹞。日刘野猪,黑面长牙,首可触千斤。日李拗骡,力雄,尝乘骡,策策不捷,遂以杖荷骡而行,若举羽然。日卢虎,叱咤如虎,声震山谷,闻者股票。皆一时之豪,尽歼于麻潭阵”

志中所指“麻潭阵”是元未胡绍远与陈友谅交战之役。农民中武艺高强者多参加胡绍远的队伍,阵亡较多,也失去了一些以农具为武器的绝招。

因地处山区,崇山峻岭,居住分散,农民习武的目的之一也是为抵御虎豹。如县志载:

“道光己亥、庚子间,邑多虎患。下南冲有柯际智者,夜持木格,行数猛犬逐兽。至马脊坂,见一虎在田,犬直前争噬,际智奋格连击而毙,负之归”。

“道光己丑,安乐乡广福寺僧某,尝于秋夜借一收童驱害苗之兽。时云深月暗,忽有一兽抵前,举棒击之,兽大吼一声,棒折,牧童惊仆于地。僧进行短棒击,相搏半响,兽竟毙。寻欲与牧童负之去,重甚。始归邀众僧至其所,天已明矣。有老僧识之日:此豹也。于是观者如堵,莫解其得之由。后闻徙建邑桃峰寺,亦尝独毙一虎云”。

“明经黄梦鹤之子名某,读书习武,有膂力。夜半已睡,闻门外有声,启门,则虎已入半,某当门力拒之。室中妻子悸怖股栗,乃疾呼日起!起!时某左肩压门,右翼妻子登楼,力将乏,虎遂入室。与虎相搏,自室至堂,家人益震骇。某日:毋出,吾可独当。搏之益力。虎跃墙头,堕,复斗,酣战一夕,虎疲,由短墙遁去”。

“熊埠湾李氏,岩头杨氏,皆善格虎。其敌虎之器,戈矛外有铁凉伞。每遇虎张口搏噬,则以伞投入虎口,反拽之,伞张不得脱,挺刃而前,若杀羊豕。又有李五叔者,尤能侧虎进退,刃无虚发,前后手毙十三虎。又独杀二虎,倒曳而归。其人形体短小,又接物甚醇谨,不类猛士云”。

至民国时期,社会风气,江河日下。农民习武,多为地方士绅操纵,用于两姓械斗,连出名的武师也卷入封建宗族斗争之中。然而,稍有骨气的名师,虽以重金聘请,亦不为所动。如县西有名的武师人称“大毛师傅”者,纵身一跃,能只手相捉檐下飞雀,身手矫捷,名闻赣鄂。因厌恶封建宗族派争,关门教子,不再授徒,至使才华被没,绝技失传。

习武是为了强身自卫,增强民族的体质,为国御敌,为民除害。这必须严格遵守。俾使我国武术之英华,能久传不衰。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