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杰的故事(一)

郭建新

我国优秀武术运动员李连杰,今年刚满十九岁,可是在武坛上却早巳扬名,一来,他五次夺得全国武术比赛个人全能冠军,荣立特等功、一等功各两次,获得各种奖牌四十多块。

他曾多次代表中国武术界出国访问表演;在最近完成的武侠功夫影片《少林寺》中,他成功地扮演了主角。

李连杰的故事

这里,我们讲讲李连杰的故事。

家贫有志  苦练成材

李连杰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两岁时,爸爸突然去世。小连杰的妈妈,一位年仅三十三岁的女工挑起了全家的重担。五个孩子,最大的十四岁,还有两位年已六旬的老人,一家八口,虽然单位有些补助,但生活的艰难也是可想而知的。过年时,家家户户吃肉馅饺亏子,可小李家的饺子里,却看不见一点肉。小连杰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慢慢长大了。

连杰虽然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但生活使他小小年纪就懂得了为妈妈分忧。月底时,他的小手常常托出节省下来的两三角车费和零用钱,交给妈妈去买菜。艰难的生活把小连杰锻炼得很能吃苦,而且十分要强,学什么都不肯落到别人后面,一定要当最好的。他认定了一个道理:爸爸死得早,家穷,我要有志气,长大要有出息!

71年暑假,小连杰参加了什剎海业余体校少年武术班的训练。他聪明机敏,学得很快,但从不执慧偷懒。每天教练布置的家庭训练,他都一丝不苟地自觉完成;睡觉前一定要把当天学的动作复习几遍才肯上床。

一天晚上,小连杰在家复习白天学的套路。有一个动作忘了,急得直哭。妈妈劝他先睡觉,第二天去问教练,他说什么也不听,直到向住在附近的武术班的一个同学,把动作学会,才高兴地笑了。

李连杰的故事

小李在教练的指导下很注意基本功训练。武术中的“旋风脚”学会容易,要真正打好却较难。它要求腾空高,摆脚快,节拍响亮,落地轻盈,尤其做连续的“旋就更不容易了。小李开始做不好动作,教练指出他的毛病:腿-部力量差,连续动作协调性不好。课后,小李针对弱点反复练蹲跳和连续“旋”,一练就是几百次。一段时间后腿很疼,可他一声不吭,照样坚持完成素质、技术训练任务。直到教练发现他已筋骨粗隆严重后,才强迫他减少了训练量。小李不仅训练刻苦,在学习上也很要强。小学时他的功课门门一百分,年年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

几年后,小李越练越好,多次代表中国新一代武林精英出国表演。74年,小李参加中国武术代表团,到美国访问。尼克松总统在白宫的玫瑰园接见他们。接见后,由小李等人作中国武术长拳对练表演。在场的基辛格看完表演,对小李说:“你小小年纪就练得这么好,将来打架一定厉害”。小李机灵地说:“我们练武术是为了锻炼身体,不是为了打人”。基辛格听后笑着说:“你真是一个小外交家。

一年后,在第三届全运会上,小李一举成为全能冠军。那时他才十二岁。多年为生活常常伤心的妈妈知道后,流出了高兴的眼泪。

善于钻研  形成风格

小李的刀、枪、剑、棍、拳都比较好,其中尤以拳、刀最精,有独到的功夫,连续多年保持了这两个项目的冠军。

教练说小李的特点是基本功扎实,速度快,交待动作清楚,干净利落。75年他带伤迎战安徽老将、多年的拳术冠军王金保,用一套速度快、弹跳高、难度大的动作使入耳目一新,他的旋子转体三百六“,“旋风脚劈叉”赢得寻满场喝采。这在当时算是难度很大的动作小李拿了冠军后,一大批有速度有难度的新手,也成长起来。77年的全国比赛,小李虽取得全能冠军,但异常艰苦,他面临着有力的挑战。

78年的全国比赛临近,小李想,单以速度、弹跳、难度在新强手中已经很难取胜,因此除了更加刻苦训练外,在动作上和套路编排上,一定要有新东西,发挥自己的特长,形成独特的风格。

李连杰的故事

小李分析了新老选手的特点和长短,发现选手一般重视基本功架准确,讲究动作有“味道”,但速度慢,缺少难度;新选手则有速度快、难度大、套路连贯性强的特点,但往往忽视基本功架,缺乏“味道”。于是小李为自己编排了一套颇能表现个人特点的拳路。编排中他请教练和队友乏给每一组动作提意见;反复修改,反复练,直到得心应手。比赛开始了,小李胸有成竹地走上场,开手就是几个很有独到特色的起势动作,一下子把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自的身上,随即一气呵成演出他于速度中见“味道”的拳路。他以缓疾相间,刚柔相济,富于旋律感的表演取胜了。人们说,这次比赛小李比金牌更可贵的收获是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小李为了把刀练好,下了很大气力。为创新一个动作,他花费了不知多少心思,晚上常常是突然想起一个动作,马上就提刀出门试练;休息在家,拿上毛巾也要挥舞一番。 刀术中有个动作叫“翻腰劈刀,做出来舒展大方,有气势。但人人都能做;不易见功夫、风格,小李决心要搞独创。他先在“劈刀”过程中加了一个“腕花”,但发现这个“腕花”象是劈刀时刀没拿稳出现的失误;他随即又加了两个“腕花,以强调变化。可问题来了,他的胳膊被自己砍破了,原来第三个“腕花”破坏了协调性,动作一快,不是砍头就是砍臂。他反复查找问题,把第三个腕花和转体动作同时做,矛盾克服了,动作更加紧凑,难度也加大了。小李很高兴,练熟后找教练提意见。教练看后指出:虽然动作难度大了,但幅度变小,失去了原来的舒展、有气势的特点。小李没有气馁,继续钻研,终于用“望月平衡,改立转体为横转,不仅加大了动作幅度,而且增强了美感,最后他又听取队友的意见,在转体后又加了一个“腕花”,使“翻腰劈刀”焕然一新。

赞赏

微信赞赏支付宝赞赏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