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树群落之谜(二)

巨柏的生长极其缓慢,有人曾在保护点数过部分倒木的年轮,五百多年直径仅达四十多厘米。据推算,巨柏王寿命至少已达二千五百年以上。如果将长寿而著名的“汉柏” “唐柏”与其相比,它们简直是巨柏王的“儿孙”了!巨柏王至今仍然苍劲挺拔,气势雄伟,生气勃勃,果实累累。正因为如此,当地和昌都地区一带的群众把它奉为“神树”,甚至有人常围绕它转几圈,一是表示敬仰,再就是以图添福增寿。这个巨柏王的生命力委实强大,但是谁也说不出其中的奥妙。

巨柏倒木横切面上,可以看到有一圈圈的木质层,这些呈同心圆的圈,是巨柏的生长期与一年四季相吻合的结果。每年木材形成层向内生长一层,林学上叫“年轮”。一般情况有多少个年轮,就可断定在这个切面上已生长了多少年,有时在树木生长季节内因遭受病虫、火灾霜冻或干旱等自然灾害,迫使巨柏的生长暂时中断,如果灾情不重,经过短时期恢复又会重新生长,这样形成的界线不如正常年轮明显,而为圆圈不完整的假年轮。所以人们可以根据年轮的宽窄,推论出哪一个时期风调雨顺,气候适宜或雨水稀少,干旱无雨或气温过高过低等自然灾害。

国内外许多科学工作者,通过研究古树的年轮,发现它所记录的近百年气候变化,竟与有关文字记录相吻合。因此,树木气象学随着人们对年轮的深入研究而作为新的学科产生了,这对天气的长期预报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分析年轮时,每一个年轮之内,靠里面的一部分是每年生长季节旺盛期形成的,颜色较浅,质地较松软,所占宽度比例较大,称早材,靠外面的一部分是生长季节晚期形成的,材色较深,质地较硬,称晚材。林业科学家们根据年轮,可识别木材质量。

巨柏大部分是稀疏零星地分布着,唯有巴结巨柏保护点和附近山坡保留有小片较高大、古老完整的纯林。在保护点内,由于巨柏的存在,为成群的国家二类保护鸟小绯胸鹦鹉创造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和食物源地。它们常以巨柏种子为食,巨柏林为宿,于是就成了这里的主人。小绯胸鹦鹉翼下覆羽为绿色,体形比大绯胸鹦鹉小,它们常在巨柏林中放声歌唱,在巨柏上空展翅飞翔。巨柏林下基本上没有别的大乔木生长,伴随主体生长的林下植物有高山栎、山柳、鼠李、小檗、绣线菊、锦鸡儿、黄花木、白枝刺泡、蔷薇、醉鱼草、素馨、珍珠梅、金丝桃和独活、柴胡、天南星、银莲花、黄精等药材。随着春夏秋冬植物气候的变化,它们的花、果、枝、叶,也以不断变化的颜色为巨柏保护点增添了绚丽的光彩。

在尼洋河畔,位于林芝县东南方向十二公里邦纳村,有一棵远近闻名的古桑树。从它的树龄、树体体积各方面推测,可谓中国无双、世界罕见的桑树王了。据近年证实,西藏野生桑树分布于墨脱海拔二千米左右。现在林芝等地多有生长,是不是野生还有待进一步考证。邦纳村的这株古桑树,当地藏族称“那日欧素薪”。根据年轮推算,树龄已有一千六百多年。但据传这株古桑是唐朝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结婚时栽的,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不管怎样这株树总算年过千余的老寿星了。它盘生于海拔三千米的尼洋河的旧河滩上,近几年又焕发出青春的活力,枝叶茂盛,生气勃勃,树心充实、坚硬,无病虫危害,无枯朽现象,这确实应感谢近几年来的好光景了。

桑树王现在的树高是七点四零米,树围十三米多,在主干高三点三米处原有七个分生大枝,都在1959年修公路时被当地民工做烧柴砍掉,现在仅主干这一段的材积也有四十多立方米。以前这株古桑树最高分枝高于地面约二十米,树冠庞大荫郁,大树荫下围坐百人而不挤,是邦纳村民吉祥的象征,也是防洪、避雨的“靠山”,每到夏末秋初的望果节(藏族庆丰收的节日),村民们在桑树下欢乐地跳舞唱歌。今天,经过当地人的悉心保护,古桑树又恢复了绿叶繁茂,亭亭如盖的活力。

这些古树历尽沧桑,阅尽人间春光,在漫长的生活道路上为我们记载了几千年的自然历史,是一个不寻常的记忆库。在这个记忆库中贮藏着非常丰富的信息,给今天的人们提供了文字未曾记录下来的大量资料,引起人们提出很多有价值的疑问,也给人们在植物、气候、地理、地质、水文、空气污染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