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围屋之谜(二)

安远县镇岗乡的东生围,现居住有四百多人,是赣南住人最多的一座围屋。东生围的平面近似于正方形,长边八十七米,短边六十五米,沿围屋周边开挖有两米多宽的壕沟,围屋高三层,四角设有碉楼。尽管它外观壁垒森严,但其内部的主要功能仍然与任何一座围屋一样,都是为了满足一个父系人家的生活需要。

东生围内辟有三百多间用房,每一个小家庭都分配有从一楼到三楼的各一间用房,成为一个单元。每个小家庭的生活相对独立,一楼是厨房和客厅,二楼是住房,三楼通常用作储存粮食;围屋的中央是带有大厅的祠堂,重大的公共活动如祭祖、宴请、聚会都在此进行。祠堂两边的空地上还建有猪圈、鸡舍等杂间。一个大家庭的吃喝拉撒、待客会友、婚娶庆典,都在围屋之内进行。

东生围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并于咸丰年间续建,开基祖名陈和进,传至今日已有九代。目前,东生围内居住的四百多人,都是陈和进的后裔。偌大一个家庭共同生活在一座围屋之内,在过去完全是靠宗法制度来维系的。辈分较高的族长具有绝对的权威,一切重大的公共事务,必须经由族长安排和定夺。族规和祖训是家庭成员的行为准则,为了家庭的利益,每一个成员应无条件地做出牺牲。当发生异姓之间的械斗时,甚至不惜献出生命。

尽管围屋的空间体量硕大,但它的容量毕竟是有限的,一旦这个大家族的人口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必然要分家别居。按照宗法制度的原则,长子是不离围的,因而其余的儿子就必须外迁。东生围的情况也是如此,现居住的都是长子的那一支,而次子、三子早已外迁。次子迁到了五百米远的河岸边,盖起了一座河坝围,三子迁到了河对岸的山坡旁,盖起了一座尊山围,各自又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父系大家庭。

客家人生活在山区,其生存环境非常险恶。兵灾匪祸常有发生,由于聚族而居,异姓之间的宗族械斗难以避免。一旦发生战乱,围屋就成了族人的避难之所,担负起保护族人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任,据《颍川堂陈氏族谱·建造东生围记》载:“……至咸丰二年,谣言四布,时势大乱。父子重议,要有坚实墙体,方可保人口财产,旋请工师再议。重外围如城,墙厚四尺五寸,小外门窗均川条石段嵌。竣工后同年五月,李元古造反,乡邻皆入我围。又两年,长毛贼来乱,皆山我围躲难,计三千余人得保平安。”

围屋之所以坚不可摧,首先应归功于其高大厚实的外墙。旧屋外墙的高度,视围屋楼层的数量而定,最低的也有两层楼,高度在六米以上,最高的可有四层,屋脊距地面达十四米。围屋外墙的厚度,一般都在零点五米以上,最厚者可达一点五米,而且是下层厚,越往上层就越薄,这样做既可以省工省料,又不影响防御功能。为了安全,外墙均不开窗户,仅留有对外射击的枪眼。

客家人掌握有古老的版筑夯土墙技术,因而绝大部分客家建筑都是用夯土墙建成的,自然,用夯土墙建筑的围屋亦占据了多数。就地取材,用黄土来夯筑工程量巨大的围屋,一则可以节省大量的资金,二则夯土墙建筑还具有冬暖夏凉的优点。

但是,用这种夯土墙构筑的围屋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容易被入侵者用工具挖穿。鉴于此,客家人对夯土墙的原料进行了改进,采用石灰、黄土、桐油糯米浆混合而成的三合土来夯筑围屋,用这种三合土夯筑的围屋外墙,无论是它的硬度还是强度,都不亚于今日的混凝土墙。

客家围屋除了采用夯土墙之外,还采用青砖、天然块石,甚至是经过加工的条石来砌筑墙体。龙南县桃江乡的龙光围,其外墙全部采用规整的条石来砌筑,它不仅给人以威严之感,而且还是名副其实的铜墙铁壁,不要说古人的长矛火铳对它无可奈何,就是使用现代化的枪炮,要想攻破这座龙光围,亦不是一件易事。

围屋四角的碉楼,是专门用于防御的设施,它较围屋本身更高出一层,视线开阔,以利观察。碉楼较之围屋的外墙略向外突出,形成四个外立面,并且每个立面都有数层枪眼,消灭了火力死角,可以有效地杀伤来侵之敌。围屋最高层的各个房间之间,都开有相互连通的小门,在日常情况下,小门关死,各个小家庭互不相扰。遇有战乱,小门打开,整个围屋的最高层就成了一个串通四角碉楼的大回廊,人员可以往来自如,有利于调配兵力,相互支援,这种设计,可谓是匠心独具。

大门是整座围屋防御的重点,因而客家围屋的大门与普通民居的大门也有很大的区别,围屋虽然很大,但大门却很小并且极少,一般只有一个,最多也只有两个,而且对门的防御功能也考虑得十分周全。建于康熙年间的龙南县燕翼围,是赣南围屋中最高的一座,历史上曾多次遭受兵灾,但都安然无恙。

其大门的设计共有三重,第一重是包有铁甲的木枋门,门框的上方还设有水槽,以备火攻时可以浇水扑灭,战时可将此门关死,任凭你炮击火攻都无济于事;第二重门是木栅门,以作为第一重门在防御失效时的补救措施;第三重门是一般的木板门,它是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门。赣南的客家围屋,虽与古代的坞堡一脉相承,但它较之坞堡,却增加了祭祀先人的祖堂,成为集家、堡、祠三大功能于一体的建筑。

围屋,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产物。现代社会中,宗法制的大家族已难以存在,至此,围屋也就失去了它生存的土壤,开始走向消亡。1960年,在安远县镇岗乡的赖塘村,赖姓村民由于受传统建筑方式的影响,曾欲以生产队的组织形式来兴建一座围屋,名花鼓桥围,由于此举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格格不入,三年之后,不得不以失败而告终。这座永远也不会再完工的围屋为赣南客家围屋的建筑历史留下了最后的一笔。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