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历代皇陵爱“扎堆儿”(一)

每一时期的皇帝,只有能力大小、实力强弱、年龄老幼之分,很少有空缺其位的。有活着的皇帝,必然有死的皇帝,这既是人的生命的新陈代谢,又是历史按时间顺序嬗变的客观规律。既然有一代又一代死去的皇帝,就自然有一个又一个皇陵出现在中国的大地上。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在中国历史上人们知道的皇帝的数目远远多出皇陵的数目,而且各地所保留、分布的皇陵遗迹又如此的不平衡呢?

先来看看我国的皇陵具体都分布在哪些地方。

西安和北京城附近的皇陵,集中着我国众多皇陵中的最著名的皇陵建筑。除此以外,在其他省区和地方,还存在着大量的著名或不甚著名的皇陵建筑遗址,它们同样是中国历史上经受过风霜雨雪洗礼的文明遗迹。

从我国现有的200多座皇陵建筑遗迹来看,它们分布在全国现今半数以上的省区。其中,重点分布在今陕西、河南、北京、江苏等地。其他的则分布在山西、河北、辽宁、山东、湖北、湖南、四川、浙江、内蒙、甘肃、宁夏、安徽、福建、广东等地。这就是说,在我国现今31个省、市、自治区中,有18个省、市、自治区保留有古代帝王陵寝的遗迹,而且还不包括那些仅存有帝王葬地的传说而无实迹遗存的省区。

在上述省区中,陕西省是现今保留有帝王陵寝最多的省区之一。故明清至近代有谚语说:江浙出文臣,两湖多将相,陕西埋皇上。这个谚语表明,我国历史进入明清以后,由于南方经济的迅速发展,长江中下游流域的文化水平也随之普遍地高于全国其他地区,因此大量的国家官吏,包括文臣、武将等多出生于这一带。相反,在古代,陕西关中地区虽然在历史上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但随着经济、文化重心的转移,到明清以来,却只能成为葬埋古代皇上的荒凉野地,成为我国经济、文化日益萧条的地区。

据文献记载,位于今陕西省境内的皇陵或王侯陵寝遗址,自古至今,主要有黄陵县城北的黄帝陵、宝鸡市郊的炎帝陵;西周各帝在陕西咸阳附近的文王墓、武王陵、成王陵、康王陵、穆王陵、恭王陵、懿王陵、孝王陵、夷王陵、幽王陵等;战国时期有位处风翔境内的东周赧王延墓等。

自秦始皇陵开始,接着在陕西境内出现了以汉、唐王朝为重点的大规模皇陵建筑群。其中,主要有位处临潼的秦始皇陵、秦二世胡亥墓;位于咸阳附近的西汉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文帝霸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宣帝杜陵、元帝渭陵、成帝延陵、哀帝义陵、平帝康陵;位于陕西富平的北魏孝武帝云陵、西魏文帝永陵;位于西安市郊的北齐后主高纬墓;坐落在咸阳市辖的乾县、礼泉等县境的唐代高祖献陵、太宗昭陵、高宗和则天女皇合葬的乾陵、中宗定陵、睿宗桥陵、玄宗泰陵、肃宗建陵、代宗元陵、德宗崇陵、顺宗丰陵、宪宗景陵、穆宗光陵、敬宗庄陵、文宗章陵、武宗端陵、宣宗贞陵、懿宗简陵、僖宗靖陵,以及在此以前位处今陕西武功的隋文帝太陵等。另外,在陕西咸阳市辖区还有因其子孙、女儿当了皇帝而建的太上皇和追封的皇后陵墓,如唐太祖李虎的永康陵、武则天皇帝的母亲、孝明高皇后杨氏的顺陵等。据统计,陕西境内现存的帝王陵寝建筑遗址至少有五十余座。

由于北京是我国著名的古都之一,不仅有金等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曾建都于此,而且在元明清时期一直是我国统一王朝的都城,因此,在它的周围,也保存有不少的皇陵建筑遗址。其中,主要有:位处北京房山的金太祖完颜旻的睿陵、金太宗恭陵、金熙宗思陵,金世宗兴陵、金章宗道陵、金宣宗永大固陵;坐落在北京昌平天寿山南麓的明代“十三陵”,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陵建筑群之一,它们主要包括明成祖长陵、明仁宗献陵、宣宗景陵、英宗裕陵、宪宗茂陵、孝宗泰陵、武宗康陵、世宗永陵、穆宗昭陵、神宗定陵、光宗庆陵、熹宗德陵、思宗思陵。另外,还有坐落在北京市西郊金山的明代宗景泰陵等,总计二十多处,且不包括古代艾献所记载的不确切的王侯与帝王的陵墓遗址等。

在中原大地的河南省境内,曾经也存有大量的帝王陵寝建筑遗址。其中主要有:先秦时期传说中位处河南淮阳的太吴陵、太康县境内的太康陵、洛宁的后皋陵、安阳附近的盘庚墓、小辛墓、小乙墓、武丁墓、祖庚墓、祖甲墓、廪辛墓,庚丁墓、武乙墓、太丁墓、帝乙墓;位处登封的西周昭王陵、洛阳的西周灵王陵、景王陵、敬王陵以及战国时期的东周威烈王墓。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