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并非为实

  我们的感觉器官为我们认识客观世界打开了一扇窗户。很多人认为,它们准确地描述了现实事物。然而, 你所看到的是大脑加工后的产物,并不是对现实事物的直接反映。

  让我们先来看看视觉系统的基本特征。正常人每5秒左右就会眨一下眼,除非你刻意关注它,否则你不可能注意到你那不透光的眼皮,因为大脑已经将它编辑后舍弃了。眨眼还只是影响观看诸多因素的冰山一角,即使你的眼睛一直睁着,它们也只能获得一小部分的视觉信息。

  视网膜的中央密集排列着图像接收细胞,其中有直径约1毫米的密集区域,我们称之为视网膜中央凹,它是感知图像细节和辨别颜色最敏感的部位。距离中央凹越远,感知图像细节以及对色彩的敏感度就越差。这意味着在某一时刻我们仅能准确地捕捉小部分视觉信息,犹如一个指甲在整个手臂中所占的比例,其他部分只是模糊的单色调图像。然而,我们的实际视觉感受并非如此。我们的眼睛快速地扫过视觉对象,只用几百毫秒注视某一点,然后就迅速移开了。这样的眼球运动我们称为扫视,它在1秒中有3次,每次能保留2.0毫秒。通过每次注视,我们的视觉系统就能捕捉一部分清晰且色彩明确的图像,通过某种方式整合到一起就产生了事物整体的虚构图像。大脑究竟是如何将这些片段信息整合成一部自然而有色彩的“电影”呢?目前仍是一个谜。

视觉系统里的另一个“漏洞”会让你忽略一些本不该被忽略的事情。视网膜中央凹扫视图像的运动并不是任意的,它是受大脑注意系统支配的。不过, 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大多数人不可能一次同时注意4~5个运动的物体。这有时会导致你的视觉系统察觉不到一些在你面前的东西。美国研究人员曾经做过一个试验很好地说明了这种因注意而产生的“盲点”。他们让受试者全神贯注地观看一场篮球比赛的电视转播,其间让一个人扮成大猩猩从荧幕前缓慢走过,并不时拍打着自己的胸脯。结果,有一半的受试者没有看到荧幕前面走过的大猩猩。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