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阅读指导

正如作者在原版序中所说,这是一部叙说社会中人的“命运”的作品。女主人公爱斯梅拉达,纯洁善良,富有同情心,敢于舍己救人,是作者心目中美和善的化身,却显得那么无助,无论她怎样挣扎,无论善良的人们怎样竭力救助,仍然逃不脱被绞死的命运;面貌丑陋而心地善良的伽西莫多,以及那些力图营救爱斯梅拉达的义民,代表了正义的力量,也没有摆脱被毁灭的命运;即使是那貌似高贵庄严,却狡诈无比的副主教,损害了别人,自己也没有得到想得到的幸福,终于导致他自己的灭亡。阅读这部作品,要注意这三个人的命运,思考在悲剧的背后,是什么支配着他们的命运。爱斯梅拉达的悲剧命运令我们扼腕叹息,而克洛德副主教的命运也值得我们思考:是他生性凶残狡诈,还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他的人格分裂。

这部作品可以说是作者的审美对比原则的一次成功实践。作者在《<克伦威尔>序》中提出了这一原则,认为,“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因此艺术家不能只表现崇高的事情,也要描写丑。而艺术要取得好的效果,就应该通过强烈的美丑对照,“一方面缩小它的某些部分,另一方面夸大它的某些部分”,“取得一个形体):畸形的最可厌、最可怕、最完全的人”,把他安置在社会组织的最底层,  “用阴森的对照光线从各方面照射这个可怜的东西”,然后“给他一个灵魂,并且在这灵魂中赋予男人所具有的最纯净的一种感情”,于是“渺小变成了伟大,畸形变成了美好”。可以看出,《巴黎圣母院》中的伽西莫多就是根据这一原则创造出来的形象,与道貌岸然的上层人物克洛德形成对比,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而富有互助友爱精神的流浪汉社会和路易十一的上流社会的对照,也增强了对封建社会和教会的批判力度。

《巴黎圣母院》早在1923年就翻译成了中文,此后,陈敬容、管震湖、陈宗宝、潘丽珍、施康强、李玉民、罗国林、罗仁携等都作过全译。其中,人民文学出版社《雨果全集》第一卷陈敬容译本和上海译文出版社的管震湖译本较为出名。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