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的针灸治疗

黄疸

〔病因〕

多由外感时邪,湿浊外入或饮食不节,湿浊内生致使脾不健运,肝失疏泄、胆液外溢而发黄。湿与热结则为阳黄,湿纵寒化则为阴黄。

〔症状)阳黄:全身皮肤面目都呈黄色,其色鲜明,身热口渴,小便不利,身体疲倦,喜卧,脉滑数,苔黄腻。

阴黄:全身皮肤面目皆黄,但色泽晦暗如烟熏,身不热,口不渴,胃中嘈杂,饥不能食,四肢倦怠,小便不利或自利,或便溏,脉多沉迟,苔白而润。

〔治疗)

立法

阳黄宜清热化湿,阴黄宜调中温化。

选穴

阳黄:大椎、至阳、胆俞、后溪、劳官、合谷、内关、中院、足三里、公孙、中封。

阴黄:脾俞、胃俞、中院、天枢、足三里、关元、公孙、肾俞、三阴交。

穴释  阳黄:大椎、至阳皆位于督脉上,针之能使脉络自通,胆俞泻胆火去热;后溪、劳宫泻火解热除黄;合谷、内关祛湿行气,中脘、足三里、公孙健脾化湿,中封可疏泄肝气。阴黄:灸脾俞、胃俞、中脘可温中散寒化湿,足三里使中焦运化正常,天枢是大肠的募穴,灸之能行气化湿,关元是足三阴、任脉之会,能调膀胱之气以利小便,公孙、肾俞、三阴交能调理脾肾而祛湿。

〔参考)上海市传染病院、用中封、后溪、合谷、足三里等穴组成三组,治疗了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206例,近期疗效显著满意和满意的成人组为95.3%,儿童组为92.7%,在远期疗效观察中,成人组增加至96%,儿童组增加至98,9%,说明针刺对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的效果。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