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沙门氏菌病(四)

【病变】 常见到十二指肠显著充血。肝黄褐色或斑驳状。

眼炎,并因有干酪样物覆盖而失明。气囊、胸腔和腹腔有微黄色的干酪样渗出物。典型病例的肝、脾肿大1~3倍,肝质较坚实,有针头至黄豆大的白色坏死灶。少数病例有纤维素性被覆物,肾充血、出血,肺可有微小的脓肿病灶。

  【诊断】 根据本病的流行特点、症状与病变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实验室诊断。

  1.涂片镜检 采取败血症病濒死鸽或刚死不久鸽的心血、肝、肺等病料组织涂(抹)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到革兰氏阴性杆菌。

  2.分离培养 取心血、肝、脾、肺、肾病料或尚未吸收的卵黄囊病料,或死胚的肝、脾、心血、卵黄囊病料,或蛋壳、蛋壳膜等,按常规接种普通肉汤培养基培养,然后再移植至选择性固体培养基上,370C培养24~48小时,观察菌落特征;再将纯培养物进行生化鉴定。

  【鉴别诊断】 本病的症状、病变与其他的沙门氏菌病极为相似,肉眼不易区别。不同点主要在于本病有眼部病变,但眼的病变又与维生素A缺乏症、曲霉菌感染、大肠杆菌性眼炎、败血霉形体病相似,应进行鉴别。维生素A缺乏症可发生于不同年龄的鸽,没有传染性,若及早补给维生素A,可有明显效果。霉形体病虽有类似的眼部变化,但有明显的呼吸啰音,很少引起死亡,在施用链霉素等药后可改善症状,但易复发。衣原体病有眼炎症状,但剖检可见在气囊膜、腹腔浆膜、肠系膜、心外膜上有纤维蛋白性渗出物,而亚利桑那病没有。曲霉菌感染引起的眼部病变,与饲料、环境受真菌污染有联系,当改善卫生条件并投喂制霉菌素等抗真菌药时,病情便可得到控制。

  【预防与治疗】 药物治疗虽有减少死亡、控制疫情的效果,但难以根除感染,病愈者仍是带菌者,遇有适合条件还可能成为传染来源。

可供治疗的药物很多,按类型分有以下几种:

  抗生素类药物:链霉素与双氢链霉素,成年鸽20~40毫克/只·次,幼龄鸽10~25毫克/只·次,肌内注射,每天2次,连续2~3天。与青霉素合用能加强疗效。卡那霉素,4~8毫克/只·次,肌内注射,1日2次,连用2~4天;饮水按0.003%~0.012‰浓度,连续供自由饮用2~4天。多黏菌素B与多黏菌素E,每只用8000~10000单位,一次肌注或1天中分2次口服,连续3~5天。本品与四环素、链霉素、甲氧节氨嘧啶合用时均有协同作用。

  四环素类抗生素(四环素、金霉素、土霉素、强力霉素),0.01%~0.06%混料,0.004%~0.008%饮水,连用2~4天。青霉素、链霉素, 每只分别按2万一4万单位和20~40毫克混合肌注,每天1次,连用2天。奇异霉素,每只雏鸽1~2毫克肌注,每天1次,连续2天。此外,氨节青霉素、庆大霉素、大观霉素、新霉素、二甲氨四环素、甲烯土霉素、去甲金霉素等,均有疗效,可选用或交替使用。

  磺胺类药物:磺胺噻唑(ST)、磺胺嘧啶(SD)、磺胺二甲嘧啶,统用0.5%混料或o.2%饮水,连用2~4天。磺胺间甲氧嘧啶(SMM)、磺胺甲基异嗯唑(SMZ)、磺胺喹唔啉(SQ),均用0.1%混料,连用2~4天。雏鸽可按60~100毫克/只的量肌注,1天1次,连续2~3天。

  因沙门氏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和有众多的带菌者,需要特别重视做好日常的兽医防疫工作,以杜绝外界病原经消化道、呼吸道及外伤等途径传入。又因这类病均可经蛋传播,故对种鸽、种蛋的防疫、消毒应十分严格,要进行种群的定期检疫及预防投药;孵化场所、设备都要经常消毒;种群的更新应事先做好引进地、场的疫病调查甚至检测,以免购进病鸽或带菌鸽。购进鸽群时,须先隔离观察饲养1~2周,确认健康时才进入生产区或混群。在饲养过程中,如出现个别病鸽,宜迅速淘汰,不做治疗,并随之进行全群性投药和卫生消毒工作。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