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赏识伴随孩子成长

让赏识伴随孩子成长

 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往往需要不断地尝试,不断地体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尤其需要父母的赏识。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首先要赏识孩子。”

赏识是教育的真谛,能够带给孩子无限的信心和动力,让孩子不断地前进。

  每个人都有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赞同的心理需要。当孩子取得成绩时,他内心充满自豪,充满信心,这时,他们特别需要有人来分担他们的快乐,分享他们的成功。这时,为人父母者,要找准时机,创设情境,恰当地赏识孩子。

  一个10岁的男孩一直想当一名歌星,但是他的老师却说:“你五音不全,不能唱歌。”

他很伤心,回家向他的母亲——一位贫穷的农妇哭诉这一切。

  母亲用手搂着他,轻轻地说:“孩子,其实你很有音乐才能。你今天唱歌时比昨天乐感好多了,你会成为一个出色的歌唱家!”

  后来,这个孩子果真成了那个时代著名的歌剧演唱家。他的名字叫恩瑞哥·卡素罗。

  卡素罗回忆自己的成功之路时这样说:“是母亲那句肯定的话,让我有了今天的成绩。”

  父母的赏识要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孩子纯洁的心田。增强孩子对学习生活的自信心,激发孩子渴求知识的兴趣,促使他们追求成功,永葆积极向上的活力。父母的赏识要像夜空中的灯塔,指引孩子前进的方向。如果父母的赏识只停留在肤浅的表扬与简单的物质奖励方面,就会滋长孩子骄傲自满的情绪。

  因此,父母对孩子的赏识要有激励性,要让孩子从父母的赏识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明确努力的方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力争取得更大的进步与发展。

  渴望得到赏识,是孩子成长的精神需求,但是赏识孩子也需要讲究正确的方法:

1.首先要尊重孩子

 父母必须认识到孩子有自己的长处,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对孩子的努力和进步要及时察觉,并予以鼓励和表扬,切不能用自己的感觉去衡量、要求、命令或限制孩子,这样会伤害孩子的好奇心、上进心和自尊心。

2.帮助孩子做出积极的自我评价

 孩子认识问题的能力有限,对自己的评价难以把握,就像照镜子,孩子从镜子中照出了美好的形象,就会增强自尊和自信;反之则会自卑,做出消极的自我暗示和自我评价。在这关键时刻,家长要格外重视,对孩子不能搞“假赞扬”,也不要妄下否定性断语,赞扬应该是表达父母对孩子表现的某种感受,不要在乎赞扬的行为是否是最好的,只要有良好的感受就可以赞扬。

3.应谖理性地赏识孩子,赏识不能过度

  要正确客观地认识孩子,了解孩子的身心需要,适当把握赏识的度,不同的孩子赏识的程度应有所不同,不要把别人的药方强加给自己的孩子。

4.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每个孩子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我们家长要努力捕捉孩子身上稍纵即逝的闪光点,给予必要的表扬与鼓励。

5.赏识教育不要急于求成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伴随着孩子的成长,不是我们赏识了、夸奖了,孩子就立即变成我们期望的“好孩子”了,其中必然有一个接受、消化、良好反馈和稳定提高的过程,另外切忌拿赏识与孩子做交易。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