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瑰宝八极拳(下)

李书文中年以后开始收弟子,首先传授的是沧县小集人霍殿阁,霍得名师指引,刻苦练习,终日不辍,八极术精进,一时拳法无出其右者。清朝最后的皇帝溥仪曾聘霍殿阁为其武术教师,学习八极拳。后来霍定居东北,今东北仍有霍之后裔在传八极拳。

近代在八极拳上颇有造诣者还有马凤图,马英图等人。他们不仅擅长八极,而且擅长劈挂。众所周知,八极拳擅长短打,有“熊步虎爪之称,即象虎一样威猛,熊一样蛮拙有力。而劈挂擅长长打,有‘鹰翅蛇腰之称,即象鹰一样矫健轻灵,蛇一样蜿蜒旋转。二者相辅相成,正如拳谚所说,‘八极加劈挂,神鬼也害怕。’马凤图曾从清季著名劈挂拳家黄林彪和八极拳嫡派传人吴世科(八极门谱四世)学艺,马又传给其弟英图,昌图及子辈广达等人。他是劈挂和八极并举的最早实践家之一。至今,马之后裔仍在西北诸省广传八极和劈挂。

马英图于一九二八年,在南京举行的“第一次全国国术考试的散手比赛(即实战比赛)中获优胜奖,此后他与赵树德,韩化臣(字会清、八极门谱六世)同在中央国术馆任教师。因其三人擅长八极拳,所以,国术馆将八极拳正式列为国术馆武术科目之一。后来,他们传授的八极拳和八极对接就随毕业的学生广泛传播到全国各地。

现在八极拳不仅在内地广泛传播,而且祖国宝岛台湾也广传八极。主要传授者是李书文关门弟子(即最后收的学生)刘云樵(河北沧县刘家人)和当年在国术馆从马英图学习的李元智(河北沧县人)等人。

八极拳之所以雄踞拳坛,代代相传,是因为它的技术内容和技法特点,均独具一格。八极拳在劲道(发劲的方法)上追求崩,撼,突、击、挨,戳、挤,靠等劲。崩是短劲,即在短距离上一瞬间的爆发力,撼指全身被撼动所发的力,突是突发的,贯穿全身的攻击力,击是直着或横着打出去的力。“崩撼突击之力,概言之,即如火药爆炸时所发之威力,以此之力达四面八方,这是八极拳最显著的特征。

挨,戳、挤、靠是指用肩、膀,肘,背,髋,膝等部位打击对方所发的力,它体现了八极拳在实战中以短制长的特点。

八极拳在技法上以六大开(顶、抢,担、提,挎,缠)和八大招(眼望三见手,猛虎硬爬山,迎门三不顾,迎风朝阳手,黄鹰双抢爪,霸王硬折缰,左右硬开门,立地通天炮)为核心。这些招法变化很多,其进锐,其退速,势险节短,不动如山,动如雷震。整个动作朴实无华,刚猛激烈,实战切用。

八极拳的套路内容有八极小架,八极拳(既能单练,也能对练,又称八极对接),八极新架、刚功八极,八极双轨,八阵拳和十二趟六肘头等。套路中多肘法,靠法、掌法和摔法等。其结构严谨,动作紧凑,节奏鲜明,势正招圆,心动意随,意发神往。

八极拳的器械有六合大枪和八极剑。八极拳的练法是先练八极小架,主要是练好桩功,掌握重心和发劲的基本技能。然后再练八极拳,主要练化劲,最后练六大开拳。练八极拳还要配合练打沙袋、靠桩,赐桩等辅助练习,以增强抵御力和进攻力。

解放后,八极拳作为北方优秀拳种,被列为全国武术表演和比赛的项目,得到了积极的扶持和提倡。现在八极拳不仅在内容上更趋完善,而且在理论研究上也有了新发展,它的健身价值日益为人们所认识,成为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