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释得意忘形(二)

要领有三

一、习练时劲力传达到小腹四周过程中,头顶、双拳、两肘、骶骨务必要定住位(双拳腕须平直),感觉似骨骼支撑而非肌肉用力。

二、功力的增加与肌力的均匀和内力的的协调顺达,关键在于习者高举“重物”的重量,与两面“墙壁”往里合的力度。同时为了容易体会各面肌肉的降劲,习者可自行调整拳眼的方向。

三、最重要的是在做此部动作时,并非是“外在”力量施于自身,而是要体会各关节支撑外在压力的同时,利用呼吸的劲力使外力顺着肌肉的几个面,将外在力量“吸”入人体的总重心最关键在于肩井部位的放松与下降,习者须用心体认。)小腹的四周,外在压力越大,小腹的澎胀感(功力)越强。此部达标双臂如插腰间,即武林秘传—肾里藏花。卢正文比喻为“手是电线头,插销不要插到肩上,要插到肾部,肩只是电线中段部位”。赵道新先生说“手之动不是肘带动,更非肩动,而是双肾带动,真传的八卦拳称此功为肾里藏花”。此时双臂之间如同撑一硬物,内劲通达。检测时可侧面站立,伸出两拳,让同伴使全身重量压于一只拳面。自己随意伸缩单拳(配合另一拳伸缩,如拉弓放箭之态体会内在劲力流动顺达,且毫不费力,轻松自在,即初有成效。此部真实达标,对付普通人血肉之躯,一击必溃。

第三部:当上半身的内在劲力结构达标后,便可进行下身劲力传导训练。下半身动作看似简易,实则内涵丰富,暗含深理。习练者须多用心体认。一、习者两腿平行站立,下蹲为马步状。然后,两脚尖外分成一字状(开始时不易保持平衡,可双手十指扶墙而立),与此同时配合“第一部”呼气节,下蹲到极限,再缓缓起立,与此反复。

要领有三:

一、起落时,脚趾抓地,尽量用大脚拇指点地支撑,脚踝部大筋绷起,同时膝盖务必要定住位。

二、起落时,尾骨要内扣,须认真体会上半身劲力传至膝盖,再将下肢劲力提入腰间(丹田周围的带脉)的感觉。注意:关键在于体会大腿各面(正、侧、里、背)肌肉,在身体下降与起立时的拧裹向外),从而使劲力流动自如。

三、上身身体须有后仰之势,须保持脊柱中正。此三部功法完全达标后,习练者便可将习练方法随时贯穿在日常生活当中,练之至纯熟时,须把意感多放在体会全身各大关节之处(主要为十二大关节:腕与踝、肘与膝、肩与髋,包括二十四节脊椎。)使关节之间伸、展、收、缩时劲力自然等合(等张劲力:大臂与小臂间的夹角之力等合,大腿与小腿之间夹角等合,与此类推。)外在劲力表现形式的内敛只要得法,行法正确。日久而作,便可忘形忘式,不拘于外在要领形式,而内藏真意。作拳时随意挥洒,内在劲力自然流转贯通,强大无比,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前辈们称之为“一束浑圆气贯通”。至此,与敌交手,出手无形,一触即发,已达无形无意的境界。并同时为武林人士梦寐以求的武林绝学“脱身幻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