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桩合一是太极拳走向大成的科学之路(二)

“顶头悬”者,虚领顶劲也。行拳拿桩,身桩端正,头顶百会穴,虚领起,若有若无,如临虚空而神贯于顶,处于勿忘勿助的虚领状态。头为百脉之宗,十二经络中,六条阳经上行于头,六条阴经则通过“别道奇行”汇合于头。头为诸阳之首,位居至高清虚之地,内藏脑髓,为周身之主,全体之纲领,五宫百骸莫不本此为向背。身柱之稳定,颈椎之顺竖脊椎之中正,腰胯之转换,眼法之平准,呼吸之顺畅,步法之灵动。总之,心意精气神,手眼身法步,无不与俗称“六斤四两”的头有关,都需要从“头”做起。头正则身躯自然中正,这样可以保持颈椎、脊椎的自然垂直状态,即“提纲挈领竖线路”。从生理上讲,这是非常正确的姿势。它可以使颈椎中的神经中枢延髓及脊椎中的脊髓不受压迫。延髓中有四对脑神经,是管理呼吸,心搏等重要的反射中枢,故有“生命中枢”之称。脊髓上连延髓,有颈、胸、腰和尾神经,是周围神经与脑神经的通道。虚领顶劲,立如平准,从而保证了通道不受挤压畅通无阻,而至元神“天根月窟常来往”,机气通畅,浩气流行。这样也就有利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全身各系统和器官的机能活动,高度发挥对人体的平衡作用,保证肢体,尤其是腰胯的运动“活如车轮”。

“尾阊正中”在太极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尾闾,传说中海水所归之处,有众水流归大海之义,寓意甚深。《庄子·秋水》曰:“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嵇康《养生论》曰:“或益之以畎浍,而泄之以尾闾。”尾闾位于躯骶骨端,与脊椎骨有联带关系,为动转元气升降之要道。督脉之长强穴正在尾间部,为督脉之络穴,别走任脉,系足少阴、少阳之会,故谓“会阴”。人身运动,其他各处均参与运动,仅此会阴之一穴及其周围没有运动,关系大焉。太极桩强调了“尾间正中”,加强了尾闾,即会阴的运动,其意义大矣。

在太极桩功中,形体上尾闾如舵,如推进器,又似铅垂锤。身欲向何方,尾闾即从后对向何方;尾间正中,则立身中正。如何做到尾闾正中,郝少如说:“尾闾正中须两股有力,臀部前收,脊骨根向前托起丹田。所谓尾阊正中即脊骨根向前也”。而孟乃昌先生则解释得更为具体:“首先要尾尖前移二寸,但用意可远至尺丈”。而笔者业师之一,则认为非在人身一点阳处悬挂金丹(即外丹,与气功之所谓外丹全然不同),与顶头悬“成上下之悬”,而尾闾不能正中,而裆不能圆,而劲亦不能出。悬挂之金丹自斤半始,随功力日增而逐渐递增,绝不可操之过急,须知欲速不达也,如陈公炎林,田公兆麟几能挂佐半百。笔者之业师就以身作则紧闭密室中,督促指导笔者挂丹裸练,虽师母亦严禁窥探。挂外丹而行内丹之修,外丹仅是辅佐而旨在内炼,功行弥久,自然上下一线贯串而尾闾正中。如此,顶劲上领悬顶为上,神贯于顶而维系于天;悬丹尾闾正中为下,气注海底而联接于地。互逆相撑,伸展贯注,则上下一气有如冲天接地之意,通体准直,以竖其路线,纲举目张,而提挈全身。这样“人身上下,就犹张了一根无形而实在的琴弦,自上至下整个贯通,上下频率一致”,上部只须给以静定的动感信息,下面就会激发出劲力精气的回波而澎湃,“使整体都产生精气神浑融一体之共鸣”。此即所谓“内气鼓荡”。悬外丹而行内修,少则三载而出劲,劲明且刚,骨生棱锋,力奋骸外,是谓初阶;再经三伏三九焙炼,炼劲入骨,刚柔既济,内劲潜涌,有触乃发,勃然焕然,是谓中阶;复经三载日月推摩历经九瘦九膘,刚猛尽收,炼劲归根,劲贯周身,功入化境,天然逸出,奕矣奇能,“极柔软然后极坚刚”,猝然临敌,空灵纵放,随机应变,变化无穷,斯道以刚柔变化达于极品者是谓高阶。

然太极桩悬丹内修之道,其进阶之速度,又会因所进入之阶层不同而有所差异,进入之阶层越高,其进展速度就益显缓慢,有时感到想求寸进,亦是难如登天,这是因为“见事太明则失其勇”,“学而后知不足”,或“脚力尽处山更好”的关系。而且,每当进入新的阶层之际,还要经受或大或小的“难关”,或产生眼耳、鼻、舌、身、意等“识障”。这是因为当练功达一定程度,功劲积累到一定值时,人体就需要进行一次调整,以适应功劲进入新的阶层,这个过程是谓“脱胎换骨”。这一过程类似于蚕的生长过程,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不吃不动的睡一次,蜕去旧皮,而进入新的阶层,直至翅化蚕蛾为止。在此过程中,内外环境尽量安静,不受外界干扰。在老师“护法”之下,安然渡过这过程,待一切恢复正常,修炼者自会感到功劲有了长足的进展。

太极修炼者大都知枢纽在腰,而不知所有动作胥发于尾闾。因动作须从尾闾发端,方足以令身体运动四肢,而不是四肢运动身体。尾闾正中而有圆圈,则各部的圆圈始能粘能走。如尾闾不起作用,则各部之圆圈也就失去了粘走之效,拳功不到一定限度,只怕难以体会此中真义,常为一种无形之力量困阻难进。自闻此论,再经明师贤哲指导下实践,自有恍然之时。迟滞不前之因乃缘不知寓桩于拳,寓变于缓之故。一个人潜能无际,但体能究竟有限,武功到了体能绝限之后,想求寸进,亦是万难。欲求更上一层,势必另辟蹊径,求发潜能,打破体能极限,但体能只可为用,视之无形,至此境界,必须求变。武功一道,原本求快,但快到极限,就无法再快,但如把巧、力寓变于行功之中,寓桩于拳中,寓变于缓中,看去虽甚是缓慢,其实一发之中已兼具迅快,只是变化已多,形相已少,看去较慢而已。故有“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之豪论。

太极拳桩轻重慢快操持得宜轻灵而不飘浮,柔韧而不软懈,沉着而不重滞,刚健而不僵硬。动愈缓而气愈平,动愈宁而心愈静,动愈匀而意愈凝,动愈微而神愈固。更有欲动又止,欲止又动,动乎不得不止,止无不得不动之意。缓缓然,似双手擎山,悠悠然,如溪中浣纱,其势如行云流水,风曳杨柳,轻盈自然。如此归虚灵于沉着圆融,一静无有不静。化沉实为轻灵飘逸,一动无有不动,则太极拳桩得其趣,得其韵,得其魂,得其神,得其真也。其因果的完善完整地体现了其技击、健身、疗疾、养生、益智及开发人体潜能的综合效应。实现了“形神兼备,体用两全”的修炼目的。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