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般兵器之首—刀(一)

王岳云 张胜利

历代兵器,种类繁多。人们多说的“十八般兵器”和“十八般武艺”是一种概算和总称。只是到了清朝,在一些武侠小说里,才具体地把“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镜棍槊棒,鞭铜锤抓,拐子流星”称为十八般兵器。这些器械的各种攻防格斗技术,套路和单势的功夫称为十八般武艺。大凡武生习练武艺,多以刀法为先,故有十八般兵器刀为首的说法。

人类使用的早期的刀是用石料、动物腿骨作的石刀和骨刀。它们既是劳动工具,也是随身携带的武器。到了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石刀和其他玉质兵器的磨制技术达到了相当熟练和精巧的程度,被称为“玉兵”,我国古文献中就有“黄帝以玉为兵”之说。

距今4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已开始仿照石刀、骨刀制作铜刀了。从殷墟出土的商代铜刀来看,大致有直脊的、弯脊的和刀首部上弯的三种,其形制较前大有进步。主要用来削物屠宰牲畜和加工器物等。自周以后,短柄铜刀才开始成为一种兵器,多在车战时用于防身自卫和近战搏斗。

战国末年,战车逐渐被淘汰。据《左传·鲁昭公元年》记载:晋将魏舒“毁车以为行”,令车兵下车,把车兵改成步兵,又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废弃战车,把军队改成了骑兵。骑兵作战灵活机动,刀用于骑战,可格,可刺,故有“轻刃快马”之说。由于战争的需要,在青铜兵器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一种便于骑兵在马上砍杀的挥刀。它单面刃口,刀背较厚,因而份量较重。

从汉代开始,由于战场上环柄钢刀(图一)的出现,铁兵器逐渐代替了青铜兵器。环柄钢刀刃口锋利,刀背厚实,刀柄扁圆呈环状,长短不一,按其用途可分为军刀和佩刀两种。军刀质地精良,一般都经过对复加热锻打“三十炼”、“五十炼”乃至百炼而成,锋利无比。三国魏诗人在《宝刀赋》中称赞曹操的宝刀:“陆斩犀革,水断龙舟,轻击浮截,刀不谶流”,其锋利程度“逾南越之巨阙,超有楚之太阿。”又据《古今刀创录》记述:魏将董卓刀“断玉如泥”;吴将董元成曾”讨黄祖于蒙冲(蒙冲是一种航速较快的轻型战船)河”,“引刀断冲头为二流”。即董元成拔刀将黄祖的蒙冲头舰的船头砍成两截,分流而去。蜀将黄忠于汉中战夏侯渊时,竟在一天之内挥刀斩杀百余人。将士临阵,用刀可攻可守,灵活锐利,在战斗中能发挥巨大作用。帝王将相都十分重视督选或自制各种形制的刀。章武元年(公元221年)蜀主刘备令兵器制造家蒲元造刀五万口;黄武五年(公元226年)吴大皇帝孙权”采武昌铜铁作万口刀”;蜀将关羽“不借身命,自采都山铁为二刀”,号称“万人敌”;“张飞初拜新亭侯”时,“自命匠炼赤山铁为一刀”,铭日“新亭侯蜀大将也”。刀已成为军中的主要兵器,并出现了刀术的舞练。

佩刀是一种表示身份等级的饰物,制造精美,镶饰考究。特别是皇帝用的佩刀,一般都是“麟角凤体,玉饰金错”,刀上多刻有铭文。如魏武帝曹操命工师花了三年时间炼造出来的五把宝刀,分别镌刻龙、虎、熊、马、雀形花纹。曹操自己留用两把,其余三把作为一种庞勋、荣典之物赐予曹丕、曹植和饶阳侯。又如吴孙权也有配刀三把,“一日百炼,二日青犊,三日漏景”(见《古今注》)帝王将相们不仅喜欢带用佩刀,而且不借重金加以制造。据《古今刀剑录》载,前秦苻坚于甘露四年(公元363年)用5千工造出一把刀,铭日“神术”;后赵石勒于建平二年(公元331年)花了黄金5百两,炼出一把头尖,长3尺6寸,铭日“建平”刀。耗费之巨,令人几乎难以置信。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