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守一门博采众家(二)

许多气功爱好者,通过自身的练功实践,对三个“不要”提出了疑问。笔者以为提得好,说明提出问题的同志,在功法修炼中下了苦功,在功理方面动了脑筋,有了属于自己的认识。练功原则要求不要入静,练功者后来偏偏入静了;要求不要意守,练功者后来自然意守了;更求不要把别的功法的概念加入本功法,练功者后来偏偏把别的功法内容融汇进去了。练功者不仅没有出偏,而且助长了功力。既然这样,老师为什么要在初练本功法的时候,向学员提三个“不要”呢?笔者回头思索,这正是少林内劲一指禅传人王瑞亭老师及师祖阙阿水先生的高明之处。

不是有人一听入静、意守就害怕吗?不是有人担心自己没有气功基础,跟不上同道吗?本功法用三个“不要”打消学员所有的顾虑,使你轻装上阵。练功时,让你讲话,让你发笑,允许听音乐、允许看电视。随着练功深入,叫你讲话,不想讲了;叫你欢笑,不想笑了,数百人的练功场鸦雀无声。音乐,似听非听;电视似看非看。因为你在微笑中怡然自得,享受着气感带来的愉快。同时使你在紧守一门的练功中,不知不觉尝到了博采众家的甜头,培养了博采众家的能力。

博采众家,自身领悟是非常重要的。少林内劲一指禅功法看起来好象与静功,大、小周天,真气运行相差很远,能不能把这些功法的概念加入本功法?笔者体会:初时不妥,久练则水到渠成。比如:马步站桩时,自己明显地感觉到真气伴随呼吸一收一放地在手臂流动,注意两腿也是一样,那股气流使四肢热呼呼、麻痒痒地舒畅。这时,把大、小周天真气运行的路线一看,稍加意念一领,大、小周天很快自然畅通了。笔者尝到了先得气、后加强意念的甜头,真可谓乐在其中。那么,修炼静功的同志,是否是先意守,而后静中求动,“动”是指内动,即:真气顺经脉、气道流动。等条件成熟,便可指挥内气发放于外,施治于人。这又只能说靠各位自己去领悟了。

有了自身较为自由地调动真气的经验,再进一步博采众家,学练与树、与花、与日月星光、瀑布涌流等自然界师长交换信息就比较容易了。笔者也常这样做,采用的姿式也还是王瑞亭老师传授的功法,不过层次深了一些。王瑞亭老师在气功表演时,学员们闻到他身上发出的各种香气,便是王老师刻苦修炼,博采天地芬芳之气的结果。

说到博采众家,不乱一脉。笔者的确观摩学习过一些成名人物的气功功法,但都没有照式去练。笔者的作法是取其精华,运其功理、壮我一脉。比如:马王堆气功催眠术,套路学了,但没有认真去练。只是把它的功理运用到少林内劲一指禅功法中,发放外气,便有了催眠的效果。如果有差距,那只是功力问题。再比如庞鹤鸣老师的神形桩,我也学了,但同样没有认真练过。只是吸取一些好功理,运用到本门功夫的实践中去。举例:做本功法“丹凤朝阳”的时候,把意念发至天边,好象自己的手伸到了天边,而后楼抱归丹田,这样做自我感觉良好。总而言之,没有紧守一门的看家本领,便不可能有博采众家的机缘。愿所有气功同道练好一门,博及其它,成为气功圈中的饺佼者,造福人民,为四化建设作贡献。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