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芗斋拳法辩证(一)

翁文斌

关于我国近代拳圣王芗斋先生的拳法一一意拳和大成拳,近来颇有争议。有的同志认为,意拳和大成拳是一拳两名,可以互相替代其实不然。就笔者手头所掌握的有关史料,以及王芗斋先生二、三代传人之言论来看,可以断定:意拳和大成拳并非同一种拳,并且代表王芗斋拳学法要全貌的唯有大成拳,而非意拳。

据笔者所知,王芗斋先生(1890一1963)系河北省深县魏家林村人,早年投师于我国近代拳坛泰斗郭云深老先生门下,精研形意内家拳多年。由于他聪颖好学,深得郭老垂爱,所以尽得真传。三十年代中期出版的《国术名人录》一书,对芗斋先生的拳学造诣作了很高的评价,称先生是“得郭云深三层功夫的唯一一人。”郭老作古后,芗斋先生为使武学精益求精,更上一层,遂南下周游,以武会友。此间,先生拜识了许多各门各派的名师高手、奇人隐上、获得不少真传;并由此亦认识到中华武学的博大精深,各门各派均有所长,固步自封和唯我独尊则终将要使拳道丧失的道理。这为他以后博采众长创立大成拳在思想上和拳学上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早在二十年代初,芗斋先生就已名重武坛。此后他应邀赴上海传艺。此间,先生发现有部分学者练拳过程中有“重形轻意”的倾向,而这正与形意拳“象形取意、形意合一、内外一体”之主旨,以及他本人早年所提倡的“不求形骸似,但求神意真”的要求背道而驰。深感如此本末倒置,将有碍拳术发展,最终导致拳道丧失。为了提请学者重视拳术中内在的精神意念之锻炼,使之于练习中做到意识支配外形,动作和内意和谐统一,先生遂将所传习之形意拳易名为“意拳”,以突出“意”之重要作用。为配合教学,使学者在理论上有所遵循,这一时期先生撰写了《意拳正轨》以指导练拳。然而,一些不明真相者却误以为王芗斋创立了一种新拳学意拳。对此,先生爱女王玉芳老师做了解释,她认为其父此举之本意并非为了自立门户,而是在于强调拳术中精神意念锻炼的重要性。所以,芗斋先生在1944年所著之《大成拳论》中亦指出:“此拳在二十年前曾一度称‘意拳’。举一‘意’字以概精神,盖既本拳重意感与精神之义也。原期唤醒同人,使之顾名思义,觉悟其非…”寥寥数语,即已表明先生当年改易拳名之初衷,同时由此亦可见所谓“创立新兴拳学一一意拳”之说的荒谬。

至四十年代中期,芗斋先生寓居北京。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瑰宝,振兴和光大中国的实战拳法,先生遂将自己多年研习中国拳学的心得体会,参于实践,证于拳理,去粗取精,并在形意拳基础上博采太极、八卦、少林各派之长于一炉,融入儒、释、道气功精萃于拳技中,融汇贯通,推陈出新,创立了以“七妙法门”为核心内容的新兴拳学一一大成拳。

大成拳有一套独特的拳术理论和训练方法。它不主张招法训练,更排除套路练习。对于那些打砂袋、踢木桩和重硬功、讲蛮力等有害人体生理的锻炼方法,更是摒弃无遗。它只注重于精神意感、内在力量变换以及周身灵运等综合锻炼。以修正人心、抒发感情、改造生理、发挥良能,使学者神明体健,适应养生与技击之需要,以及寻求理趣为目的。故而称得上是科学的拳术。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