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虚拳是张三峰所创的吗?(一)

罗佐云

1990年11月20日《羊城晚报》副刊登载卢志刚撰的《太虚拳及其传人》一文,谓“去年,一个新崛起的武学组织一一广州市太虚拳研究会,加盟广州市武术协会,使南国武林添了新军。太虚拳是武当内家拳种”,是“清朝初年,武当山道人张三峰,在多年习武之中,悟出阴阳化合之机,…创出了刚柔一体的太虚拳,暗中教与雍正皇帝”云云。果真是这样的吗?笔者认为,此说与史实不合,颇值商榷。现提出请武林同道和史学家共同探讨。

关于张三丰(峰)的其人其事:

清初学者黄宗羲撰的《王征南墓志铭》有云:“三丰为武当丹士,(宋)徽宗召之,道梗不得进。夜梦玄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单丁杀贼百余”。黄宗羲笔下的张三丰,是北宋时的武当道士,原本不懂武术的。宋徽宗召他上朝,因有“贼”拦路没法前进。夜梦中为北方真武玄天上帝传授他拳法,第二天早上(厥明),他一个人(单丁)同众多贼人搏斗,打死对方百多人。此说甚玄,读者不妨以神话视之可也。

其后,王士桢(阮亭)在《蒲松龄·聊斋志异·武技》读后识云:“拳勇之技,少林为外家,武当张三峰为内家。三峰之后,有关中人王宗。宗传温州陈州同。州同,明嘉靖人。故今两家之传,盛于浙东。顺治中,王来咸,字征南,其尤著者,蕲人也。…征南之徒,又有僧尼僧耳者,皆僧也。”王士桢此说,当不超出黄氏《王征南墓志铭》所言的窠臼。

清康熙年间,学者汪琬、陈维崧、朱彝尊、潘来、黄兆森等人,奉康熙帝之命修撰的《明史·方伎传》载:“张金一,字君宝,号三丰,辽东懿州(今辽宁黑山地区,元代所置,明初废除)人,貌颀而伟,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寒暑惟一衲一簑,所啖升斗辄尽。能一日行千里。又与其徒游武当山,创草庐而居之。明太祖闻其名,于洪武24年(1391年)遭使觅之不得。后居宝鸡之金台观”。《明史》未载张三丰懂得武技。

1986年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编的《陕西名胜古渍》一书,内《宝鸡市历史文物概况。金台观》里,亦仅重述《明史·方伎传》对张三丰的叙述,并无涉及其懂得武技之事。

将张三丰作为北宋武当道士和懂得武技,除黄宗羲外,只有王士桢根据《王征南墓志铭》所言而已。

明清学者仅将张三丰作为元末明初的道士者,有以下几则:

一是明代万历年间,洪自诚撰的《消遥圩经》,自老于迄至明人张三丰的道家,俱有一一列入,盖取仙人逍遥物外之意。作者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除撰是书外,尚著有《仙佛奇踪》书里提到的张三丰,比《明史·方伎传》要早近百年,也只是记他为炼丹的道士,只字不提武技。值得注意的,书中并未见到有北宋武当道士张三峰其人。这是否黄宗羲在《王征南墓志铭》所杜撰的?姑存此,留待以后再作考证。

二是清初康熙时曾任江阴知县的陆次云,所撰《湖堧杂记》.有载:“三茅观,据吴山之最胜。…观中张三丰曾来寄迹,故其左肖三丰像,建三仙阁。…其境不凡,故仙踪恒集。万历时,有凌姓医者,事仙最虔。”《湖堧杂记》只把张三丰看作明初的“仙”人,与《消遥圩经》合。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