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虚拳是张三峰所创的吗?(二)

三是乾隆年间檀萃著的《楚庭稗珠录·张仙影》记云:“平越城(今贵州兴义县)西倒马坡,上坡之半,见隔山石壁千仞上,有张三丰遗影,戴华阳巾,侧身西行,旁刊‘神留字宙四字,笔势飞动,不似人间书。三丰闽人,明初戌平越,蓬头草履,人呼‘邋遢仙’。与指挥张信善,指月山寺地可封侯。信葬之,果封侯。永乐初,征聘,莫知所之”。檀萃说的张三丰是明初福建人,是个看风水葬地的道士。

直至1915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版了陈铁笙以“尊我斋主人”笔名写的《少林拳术秘决》一书,该书第12章《明季少林之变派》里,很明显,陈铁笙是依照黄宗羲、黄百家父子,对内家拳的渊源问题上有矛盾一一黄宗羲说内家拳是张三丰“夜梦玄帝”所授,而他儿子百家在《内家拳法》则言“张三丰既精于少林,复从而翻之,是名内家”,父子互相径庭的说法上大作文章。陈氏谓张三丰“于少林师法练习最精,…能融贯少林宗法,而著力于气功神化之学。晚年更发明72穴点按术,为北派中的神功巨子”。埋怨《明史》对张三丰的“记载,阙略太甚”,妨碍他在杜撰上做手脚,“询方伎传中之一大缺点也”云云。陈铁笙一会说张三丰“学道于鹿邑太清官”,一会又说“惟自张金一,以俗子内家忽而传外家之衣体”。既为道士,则不叫“俗子”?!是“俗子”,又怎可称“道士”?!

臧励和等人编的《中国人名大词典》,把张三丰(峰)分为北宋时的张三峰和明初张三丰。这大概是按照上列明、清的史料而划分的。北宋的张三丰(峰),其拳法是“夜梦玄帝”所授,明初的张三丰则不懂武技者,说这个张三丰“为北派中的神功巨子”,纯是陈铁笙所塑造。

现在卢志刚先生说太虚拳是“清朝初年,武当山道人张三峰”习武所创,显然与史实相悖。除非是明代初年武当山的张三丰死而复生,否则,清朝初年”武当山又从何处再“爆”“出一个“道人张三峰”而“创”太虚拳的道理呢!

至于内家拳,清雍正13年曹秉仁撰的《宁波府志·张松溪传》谓:明代嘉靖年间,孙十三老传内家拳法于张松溪。徐哲东和唐豪先生曾分别在《国技论略》、《少林拳术秘诀考证》中,俱一致论证内家拳实创于明代嘉靖年间,同武当山张三丰毫不相干。

关于雍正精通武技之说:

据《清宫遗闻·雍正外传》云:“雍正,康熙第四子也,少年无赖,好仗酒击剑。不见悦于康熙,出亡在外。所交多剑客力士,结兄弟十三人。其长者为某僧,技尤高妙,绕勇绝伦,能炼剑为丸,藏脑海中,用则自口吐出,天矫如长虹,杀人于百里之外,号万人敌。次者能炼剑如芥,藏于指甲缝,用时掷于空中,当者披靡,雍正亦习其术“。及雍正矫诏即帝位,“康熙众子有知其事者,心皆不服,时出怨言。雍正知群情汹汹,遂以峻法严刑为治。即位未几,亲藩,锄殆尽。当时各藩皆有党羽,大半系侠士之流。雍正恐遭人之暗杀也,一日赴天坛祭把,雍正甫至天坛,突闯坛顶所张黄幕,者然一声,陡作异响,卫士疑为刺客,纷趋救护。惟见雍正右手微动,一线光芒从手中射出。斯须,幕裂处坠一狐首。雍正乃谓诸卫士日:“迩来逆党欲谋刺朕,密布刺客,联故小试手段,使逆党知联剑术之高妙,虽有刺客,其如朕何”?”这篇《外传》是于民国初年出自文人之作的。

而事实是怎样的呢?

查雍正对骑马射箭,打拳击剑等武艺,是一无所能的。请代史书从未记载过关于他校猎、行围、骑射武艺的一言半字,以及朝臣们对他奉承拍马的任何诗词叙述。而乃父康熙则不然,据《圣祖实录》卷285第9、10页载:康熙58年(1719年)8月乙未,谕近御侍卫诸臣日:“朕自幼至今,凡用鸟枪弓矢,猎虎135,熊20,豹25,猞猁孙10,糜鹿14,狼96,野猪133,哨获之鹿凡数百,其余围场内随便射猎诸兽,不胜纪矣。联曾于一日内射兔318,若平庸人,毕世亦不能及此一数也”。

综上述所,所谓“清朝初年,武当山道人张三峰”〔创造出太虚拳,“暗中教与雍正帝”之说,是没有任何历史事实作依据的。试想,明初的道士张三丰,并无懂得武技的历史记载,强把他的生年自明初降为清初,目的是为了本门派树立偶像,但这种伪托毕竟缺乏历史常识,不但不能令人相信,相反,使人觉得它,有晔众取宠和以文乱史之嫌。

太虚拳与张三丰(峰)是毫无关连。但从《高宗实录)的文献里,可清楚地看出它和被乾隆帝驱逐出官的张太虚,却恰恰对得上号。只有这个张太虚接触过雍正帝,连拳亦以“太虚”命名,不是张太虚又是谁呢!雍正用得着去“暗中”学拳么?据说太虚拳的伪托事迹,已“载于《中国武术史》中”,果真如此,《中国武术史》就很有重新修订之必要,以尊重历史的客观真实性,恢复其本来面目。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