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东奇械

苗禾田 苗鸿田

指东武术,在元末明初的山东昌邑、披县、牟平一带以抗倭自卫而兴起的。明朝中叶,经抗倭英雄戚继光(山东牟平县人)的整理推广,指东武术在我国东部沿海兵民中曾广泛流传。但由于年代的久远和旧社会武术界师授秘传的习俗,指东武术几湖于失传。陕西省宝鸡市老拳师苏太和,出生在山东昌邑县一个武术世家,今年八十五岁,自幼从指东名师学艺,勤学苦练,遂得指东武术真传,七十余年演练不息,武艺精湛。现将苏太和师傅传练的指东武术中的几种不常见的兵器简介如下。

剑鞭

剑鞭,即在三尺长剑的握柄后面续接一条四尺长的钢环鞭(如图一)。它是指东武术兵器中的一件硬软相结合的兵器。持练时,左手持剑握鞭,起式后,展剑甩鞭,随动作顺势将兵器移交右手,进行套路练习。收式时,仍借动作将兵器移交左手,立势结束。

剑鞭可以说是长穗剑的缩影,不同的是将长穗换成了钢环鞭,成了长剑与钢环鞭的组合。因此,剑鞭套路形似舞长鹅创,但又发挥了长创与钢环鞭两种器械的特点。演练起来,既有创术的刺、劈、点、格、搅,也有软钢环鞭的甩、抽、打、扫、缠。由于长创后面是软兵器钢环鞭,练习起来速度要快。因此,进行剑鞭套路演练时,手前舞剑,腕后走鞭,鞭中裹剑,剑中夹鞭,鞭随剑至,剑随鞭来,鞭与剑互相掩护,互相配合,威力甚大。

剑鞭在演练过程中,可左手或右手持械单边舞,也可左右手互换双边舞。套路中多腾空跳跃,前后转身、翻身的动作,身形圆斜旋转,多为中三路架式。实战时,一般用右手舞剑鞭,用左手擒、拿,打,并随剑鞭走势变换身形,常以腿功取胜。同时,剑鞭也具有指东剑术中借机发镖器的特点,在舞剑鞭时,常常仆步抽出腰中镖器,号步随手甩出,甚不易的。剑鞭的整个套路演练起来,如电闪雷鸣,神速威猛,甚为壮观。

旗械

旗械,即古代军旅中用的军族和令热。大的六尺见方(如图二),小的三尺见方《如图三),是军队执旗者根据实战的雷要,吸取民间武术而创练的一种兵械。旗械术实际上是旗术与枪术的结合。其套路充分发挥了旗帜的柔软与铁枪的强硬而具有软硬结合的优点。演练时,旗杆即枪杆和棍,可刺、打、扫、格,多用于攻,亦用于防,旗帜即软兵器,可甩打、扫眼、盖头、裹身,多用于防,亦用于攻。一般是用旗帜引开对方门户,或遮掩对方眼目,或缠纹对方兵器,用旗枪进招。演练时,呼呼生风,旗色一片,不见人影,而枪头四出。特别是在实战中,执大旗的兵士临阵对敌,大旗一展,跃身猛进,一打一大遍,而且彩旗舞花,变化多端,扫目惊马,雷鸣电闪,对付敌人马队,威力很大,为后续兵士开路功绩显著。现在,一般常练的是成双小旗,多中、下三路架式,形似地滚双枪。指东武术中的独特软兵器套路褂子拳,就是受旗械术的启发而创编的。

十字拐

十字拐是指东武术的一种短兵器(如图四)。其竖长75公分,横长25公分。竖把上为矛头,下为握把。横把的左面为尖刺,右面为月牙铲。三面均可击人。而且拐形呈十字形,横竖把相交处有四个直角,具有架格拨搅对方兵器的优点。十字拐既可练单,也可练双,为中、下三路架式。十字拐还可对夺刀、枪、棍、剑等兵器,尤其用来破夺双刀最佳。由于倭寇多用长刀,因此十字拐在明代抗倭战斗中作用很大。传说清朝末年,曾有一武林高手到昌邑县访友,此人武艺超群,尤擅双刀,其刀术在当地无人可破。后来,请来指东武术家以十字拐就破夺了。

四门张

四门张,是指东武术的一种短兵器(如图五)。其名称来源,有两种说法:一是形容其威力大,如击中对方,则重创之,使其四门皆被打开;一是因其上下均有两个实心圆球,向四方张开,故因此为名。四门张是由两个弧形竹片相背缠绕,每条竹片的上下两端各装一个硬圆球而做成。中间缠绕处即为手握处。两个弧形竹片中间,由四块不相连的木块夹填,因木块间有空隙,而增加了竹片的弹性。竹片两端的实心圆球,直径约有四公分,是用捣碎的皂角、石灰和胶混合后砸实而成的,因而体轻而质硬。

四门张的套路,充分体现了指东拳术的圆、横、斜、旋的特点,走中、下三路,善用各种腿法,多有地滚功。不同的是,出拳后,拳头迅速旋转,除以拳头击人外,同时带动上下四个实心硬球伤人。四门张的技击法,主要是用拳或圆球点穴或打穴。春夏间,对手衣薄,身上各穴皆可被点。秋冬衣厚,可专击对手头面、四肢、手背、脚踝等处穴位。整个套路演练时,双手各持一把四门张,随拳势动作,八个实心圆球互相碰撞,噼啪之声不绝,犹如卷地旋风,摧枯拉朽,声威震人。(题图:曾森)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