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与张三丰

火车头武协 钱保天

为了研究和了解武当派内家拳的创始与发展,今年四月,我专程去湖北省武当山,作了一次观光性的调查。

武当山位于鄂西北,发源于秦岭山脉,方圆八百里,古称参山、太和山。由武汉出发路经襄樊到六里坪下火车(属湖北省均县管辖),再乘汽车进入武当山游览区。只见山峰尤如倒立的青锋宝剑,插入云端,沟峪纵横,亭台悠立,湖光泉影,松柏婆娑,秀丽的景色就好像仙境一殷。我们沿着水暖秧绿的麦田小路来到山脚下,望见背衬着青空的奇峰异顶,那就是武当山的七十二峰,它们好像武士一样,屹立在万山之上。此外还有三十六岩、二十四涧、十一洞、三潭、九泉、十池、九井、十石、九台等胜地。主峰“天柱峰”海拔一千六百一十三米。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曾在这里采药,撰写《本草纲目》。一九三一年贺龙元帅率领红三军在这里打游击,山上的紫霄宫大殿曾作为指挥部。据说,武术中的内家拳术五百年前就在这里产生。

唐代盛行道教,封建统治阶级按照道教经典中所谓“真武”的故事,编造出人格化的神并同这座山联系起来,因此有关武当山的历史记载中有“非真武不足当之”之说,并因此而历代建造了许多观祠、宫殿。我们请来了均县文管所的一位同志,带领我们到了玄岳门、迂真宫和元和观游览。这些建筑虽然经受了数百个春秋风雨雷电的冲刷侵蚀,但砖瓦梁架等结构还依旧巍然耸立。据说,张三丰道士就住在这里。他为人善良和气,经常给附近百姓治病,而且还游历四方。由于他生活散漫,衣冠不整,所以外号叫“张邀遢”。明朝末年死于元和观。当地百姓为了怀念他,于天顺十三年四月十三日,还为他铸了一座铜像和铜碑,时至今日元和观还有香火,特别是海外侨胞也来观光游览。

为了寻集一些武当拳和张三丰的资料,我们到了山上的紫霄宫。这是最大的一所宫院,宫中道士都已八十岁以上,他们都没有练过武术,更不懂得什么武当拳。在紫霄宫大殿上我们认识了一位八十三岁的道士名叫诚德,他虽已八十高龄,但由于环境幽静,气候宜人,所以耳聪目明,谈话有条有理。他讲,张三丰原是河南省唐县太白顶附近的人,少年出家在陕西省宝鸡县城北关君台观,道号“清虚道人”,中年游历四方曾到过辽东、吉林、陕西各地,最后到达秦川武当山元和观落脚,他性情温和慈善,通晓道教经文法典,但从未听说过他练功练武,他明末死于元和观,葬于玄岳门外。我听到这里不觉一愣:张三丰竟然不会武功,就连现在的道士也都不会武术。此后,我又找到湖北长沟县文管所武当山负责人陶真典同志,他原是报社编辑,现调来武当山专搞发掘整理研究工作的。他说,据湖北省均县地方志《道藏》一书中记载:“内家拳发源于武当山,北宋道土张三峰练武功。”他又讲,武当山的张三丰有两个人,一是北宋练武的张三峰,另一是明末会治病的张三丰。诚德道人说张三峰是北宋人,由于得道成仙经历五百年仍活到明末,我们认为这是违反基本的科学道理的。

武当山唐宋时期即有武当拳,但只许山上道士习练,对一般俗民决不传授。所以,历代以来,发展很慢,流传面窄。至明代以后也仅在宫廷寺院内少有练武者,包括武当太极拳、武当剑等。一九三之年,爱新觉罗溥仪弟溥儇常往武当山,曾几次看见道士李孝林练拳,他执意学艺但道士拒而不教,后来以三百元大洋为酬金并发誓不外传,这才学来一套武当拳共二十四个式子。这是现在我国仅有的一套武当拳术,武汉体院已整理好准备推广,湖北省均县体委也组织了培训班。据武当山文管所透露,今年七、八月份香港电影界来武当山拍摄电影。我想像在不久的将来,武当拳这武术之花,在四化的阳光雨露滋润下定能大放异彩。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