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八路郑芝晨的武术人生

范克平

他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嫡系子孙;他1926年拜齐鲁“殛手神腿王国畔”学练传统武艺;他1939年參加了八路军并拜“马背书法家”舒同先生(建国后首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苦练书法。他就是曾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率兵转战河南一带的老八路、原南京军区后勤运输部长郑芝晨。

二十二年前的7月,郑老在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县的几位领导陪同下,到少林寺参观,在方丈室前遇到—位年约八旬的老僧。当老僧得知郑部长年已六十四岁,从南京来此想了解和学习少林武功时,就对他说,这样大的年龄不能再学少林武术了。郑部长表示“我不是从头开始学。我自幼在家乡山东学练过七年少林派和武当派武功,并且在当兵后一直坚持练习从不间断”,老僧邀请他在少林寺山门前表演拳械。

在清代康熙皇帝御笔题写的“少林寺”三个大字的山门前,郑老精神抖擞地演练起少林“黑虎拳”、“齐眉棍”和武当“君子剑”、“齐鲁龙虎观十二路潭腿”等,令围观的群众不停地鼓掌叫好,也令陪同的领导颇感意外,更令少林寺的僧人们吃惊不小。时为少林寺方丈、年近八旬高龄的德禅法师和少林寺三十代传人素喜法师均表示,郑部长打的是少林拳,而且打得相当好。六十四岁的人,脚能踢过头,扫蹬腿快速矫健,腰腿灵活,就是寺里的一些僧人也表演不出您这个样子。

郑芝晨的武术人生

当我2003年大年初一上午在驻豫某部队的会客室拜见这位八十岁的老首长时,话头正是从1981年夏季那次“演武少林寺”的往事谈起。

郑老回忆说,那次应德禅、素喜两位法师之邀,我在少林寺住了五天。两位法师领我到处参观,详尽讲解了少林寺的由来、兴衰史、少林武术的源流等等,并向我介绍了少林武术理论。

郑老告诉我,在少林寺,大家一起研究了相关的武术理论,并由他的秘书执笔后交给德禅、素喜两位法师审定,总结出一篇讲义稿。主要内容有,少林拳讲究阴阳,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都分阴阳。少林拳还讲究“五行”和“生克制化”。五行讲的是金、木、水、火、土;生克制化是解释五行的,生即制服,克即化。人身三百六十穴道要弄清,打人是打穴,用四两拨千斤,借人之力,也要用穴道。

学拳的目的是为了用,不懂理论就不会用,不懂“阴阳”、“五行”、“生克制化”就不会用。五行变化,看谁变得好。教师与教师打,打胜了才是真教师。与一千个不懂武术的人打,打胜了也不能算胜利,也不是好教师。少林拳谱上讲:“打人不见形,见形不为能”。只有吃了亏时,才能从吃亏中进步。

清代的乾隆、康熙、雍正三位皇帝都曾到过少林寺:宋代赵匡胤也去过。赵匡胤取天下后,福居和尚请天下有本事的人来少林寺聚会,互相交流技艺,还编写了一本《少林拳拳谱》。千佛殿的陷坑处,是打“心意拳”时日久天长苦练‘恨脚’、‘恨步“留下的,可见功夫之深。少林拳握拳法是一压二,四(指)不露白,要越握越紧。少林拳站步,弓步姿势不要太低。低了,活动不便而且无力。前膝与脚尖齐,后腿蹬直有力,主要是求直不求伸长。站步,要站八字步,不要站并步、跨步,那样站不稳。少林拳中的棍术,就是齐眉棍,又叫达摩棍,都是用阴手,很有用。我练的那趟棍是阴阳棍,是少林武僧出寺后结合实践改进和发展了的。阴阳手抓棍,方便灵活。套路动作,不求一致。拳术套路很多,不必全学。大同小异不妨事,关键是基本功和理论。

在采访中,我了解到,郑老1916年春出生于山东莱阳具(今莱西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幼年起,家中就灾难不断,祖父在行乞途中冻死;姐姐被恶霸逼死;妹妹被反动武装枪杀……仇恨种子深深埋在他的心里。

十岁时,村里来了一位被称为“殛手神腿”的王国畔老先生。从此,郑芝晨就拜在王老先生门下苦练少林武当真功夫。他先学腰、腿、桩、鼎四大拳术基本功,后练潭腿、八卦等拳法,再学八极拳、少林黑虎拳、武当君子剑,又学武当燕尾单刀、少林齐眉棍、轻功走壁法,最后学“排五毒殛手”功夫。七年之后,他终于练出了一身好武艺。

一旦练得技上身,就敢跟邪恶势力斗。一次,他到集镇上卖自己编的凉席,遇到一个勒索百姓钱财的恶霸。那恶霸仗着个头大,又会几手拳脚,不但抢占他卖凉席的地方,还把他的凉席踢到污泥里。当他向恶霸讲理时,恶霸竟一招“泰山压顶”势狠狠打来。他气愤不过,被迫还击,用“窝肚拳”接“满脸参花”轻轻出手,就将恶霸打得满脸花,半晌爬不起来。制服了恶霸,赶集的无不夸赞称快。

1939年初,郑芝晨参加了八路军。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日子里,他和战友们同仇敌忾,与敌人斗争。有一次,他带领三名侦察员外出执行任务,途经一座大山时,发现山顶上有异常情况。于是,他就让战友们先行隐蔽,自己上山去侦察。当郑芝晨登上离山顶不远的一块巨石时,被突然从两侧蹿出来的两个身强力壮的汉奸擒住两臂。紧急间,他使出一招“仙人倒袋”势脱开敌人,顺势跟进施出“排五毒殛手”功夫,仅用二指先后在两个汉奸身上各戳了一下,即令两人倒地,动弹不得。此时,山顶上又冒出二十多个日本鬼子,他便运用轻功中的“神行术”倒腾撤出数十米开外,与战友们一起安全转移。

淮海大战中,他担任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前方兵站部第一总站站长。有一次在夜间率部执行任务误入敌营,蜂拥而来的敌兵端起上了刺刀的枪朝他围扑过来,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顾不得拔枪,只是闪转身形,飘忽不定,左手使掌,右手攥拳,眼疾手快,用“排五毒殛手”击倒了最先靠近自己的五名敌兵…… 如今,年已八十六岁的郑老依然壮心不已,每天黎明即起,打拳舞剑,挥刀弄棍,还继续演练“排五毒殛手”功夫。他用发自肺腑的言语对我说:“祖国的传统武术是个宝。过去,我们劳苦大众掌握它后,用来伸张正义除暴安良,带艺参军如虎添翼。如今,我们研究它,继承它,就是为了让这一独特而又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千秋万代永不失传。”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