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绸之路

在渤海海滨城的港口里,停泊着许多外国商船,船上装满了有“巨蚕”商标的大货包。因为这是一座名副其实的“世界丝绸之都”。

《丝绸报》记者宋丽英为采访蚕丝大王顾立中,来到了植桑园。不巧,顾立中要到市政府开会去,只得请姑母顾云清回家接待客人。

“请尝尝美味!”顾云清拿出一盘油炸蚕蛹招待客人,“因为这里没有蚕,自然只能吃蚕蛹了。”

“奇怪。”记者心想,“这里满山遍野都是桑林,又是蚕吐丝做茧的季节,怎能没有蚕呢?如果没有蚕,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蚕丝出口?再说,满城的人都穿着丝制品,蚕丝是从哪里来的?难道是桑叶直接变成的吗?”

“事情是这样的,早在四五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用蚕丝制绸了。大约在秦汉时代,中国的制绸技术向东传入朝鲜、日本,向西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欧洲。然而,当外国发生产业革命,利用电力机制绸以后,中国因闭关自守,使丝制技术停滞不前。新中国成立后,尽管植桑、养蚕和丝制都有了很大发展,无奈在20世纪50年代,相继出现了人造纤维,不少人对发展中国丝绸失去了信心。”

“蚕丝大王跟我说,在未来世界,人们还会喜欢天然丝制品的。因此,他决定在家乡用新技术生产更多更好的蚕丝。18年之后,他成了蚕丝大王。”

“那么,为什么你叫我吃蚕蛹时,反而说这里没有蚕呢?是开玩笑吧?” 女记者问。

“不,明天您跟我到蚕厂看看就明白了。”

第二天清晨,她们驱车沿着新的丝绸之路向西驶去。轿车在一个山坳里停下来,顾云清带着记者,爬上了左侧的一个小山。当记者在山顶上向北面的一个山间小盆地看去时,突然大吃一惊地尖叫起来:“奇迹,世界上竟有这么大的‘蚕’ 啊!”

顾云清介绍说:“这是三条‘仿生蚕’。每条身长65米,直径8米,它的外貌和结构同天然的桑蚕是完全一样的。您看那蚕头,就有一个餐厅大,蚕脚跟大烟囱一样粗。”

“一条蚕每天吃多少桑叶?能吐多少丝?”女记者问。

“大约能吃3吨桑叶。不过,不是天天吃,因为它吃后还要经过几天的消化。”顾云清答道,“据蚕厂近几年的统计,三条蚕平均每月产丝20吨。”

她们下了山,走进蚕厂的技术室。技术人员告诉这位好奇的记者:“这三条‘仿生蚕’ 的产品,虽然从科学分类上说,应属于人工合成纤维的范畴,但两者又有许多差别。它在技术指标上,已经达到并超过了天然蚕丝的水平。”

“这三条蚕是怎样研制成功的?”女记者问。

“蚕是15年前根据蚕丝大王的倡议,由蚕丝研究所、生化研究所等12个协作单位,经过8年奋战才研制成功的。”顾云清说,“当蚕体吃进桑叶后,首先加入消化酶130,在胃中分解出丝素,同时加入分解酶250产生丝胶。在黏合酶的帮助下,丝胶包围在丝素外围,形成黄色丝液,经过一系列处理后,便生产出 ‘巨蚕’ 牌蚕丝。”她们正在边谈话边参观,蚕丝大王来电话说,他回不来了,请姑母和记者马上到城里的巨蚕研究所去。

小轿车沿着“新丝绸之路”,向 “丝绸之都”奔驰。在接近城市333一个拐角处,女记者看到一座大理石纪念碑,这是为修建和改建这条公路而立的,上面刻有:1983年开路,2050年加宽。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