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之谜

黄鹤楼和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它以仙阁琼楼、雄伟精致而著称。濒临滚滚长江,雄踞蛇山之巅;登楼远眺,但见彩云纷飞,白帆摇曳,日月轮回,潮涌起落,是历代骚人墨客登临游憩,感景抒怀的必到之所。时至今日,仍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旅游胜地,崔灏那首飘逸的七律“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一直被认为黄鹤楼诗文之首。据说,诗仙李白游至此处,见到墙上崔灏题的《黄鹤楼》,也只有自叹一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灏题诗在上头。”搁笔而去。

这座千古名楼,旷世美景,虽以各种神话传说、名家诗赋而扬名海内外,但黄鹤楼缘何得名,现今仍然是一个无从定论的谜。

按照《报恩录》中“辛氏酒楼”这个传说中的说法,楼名是为纪念仙人驾鹤给此地带来了财富而命名的。据说当时一个辛姓人士,看黄鹄矶上观景人甚多,遂选择此地卖酒为生。一个衣衫褴褛的道士每经此地必讨酒菜来吃,却从未支付过一文钱。辛氏不嫌弃,总是好酒好菜以礼相待,如此一年有余,道士将别来谢,从桌上随手捡起一块橘皮(也有说是瓜皮),在墙壁上画了一只单足挺立、赤顶明眸、昂首待命的鹤;每有客来,鹤必翩翩起舞,悠然长鸣,辛氏也因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十年后,道士故地重游,看到一派富裕景象,心满意足,遂吹铁笛一曲,召壁上的鹤,驾之远去了。辛氏为纪念道士,修建此楼,遂命名黄鹤楼。《南齐书》上记录的是“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得名黄鹤楼。……这些神话中讲述的命名缘由,虽然极富故事性和感染力,却包含了太多的演绎色彩,不足为其得名的真正依据。

很多学者从黄鹤楼的地理位置考证,其故址在今湖北省武汉市蛇山的黄鹄矶上。蛇山,据说是因山体蜿蜒曲折似蛇,而名蛇山,自明代开始在文献中正式以“蛇山”命名,古时称“黄鹄山”,山上的矶头称黄鹄矶。结合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志》的记载:“城西临大江,西南因矶名楼,为黄鹤楼。”以及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地名辞典》中的注释:“古‘鹄’ ‘鹤’通用,黄鹄山即黄鹤山。”从三部典籍的注述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即黄鹤楼得名于其建筑的地点——在黄鹤山的黄鹤矶上——是因地名而得楼名。

有人根据《礼部诗话》的记载,崔灏题写《黄鹤楼》诗的时候,曾自注“黄鹤乃人名也”。由此推断楼名是得自于人名。

种种说法虽都引经据典,但严格考证起来,却又都缺乏更为确凿的证据,因此黄鹤楼的命名之谜一直争论到今天。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