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衣原体病(一)

衣原体病

  衣原体病又称鸟疫、鹦鹉病、鹦鹉热,是鸽及多种家禽和鸟类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在自然情况下,野鸟特别是鹦鹉的感染率较高,所以称为鹦鹉热。本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在欧洲曾发生鸡、鸭、鹅和火鸡中的流行暴发,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我国从进口的禽类中,多次检出衣原体病。衣原体也可以传染给人,引起沙眼病、结膜炎、关节炎、尿道炎等,人感染衣原体多与接触家禽和鸟类有关。本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病。在公共卫生上也有着重要意义。

【病原】病原为鹦鹉衣原体或鸟疫衣原体,呈球形,直径为0.3~1.5微米,不能运动,与病毒类的要求一样,只能在活的细胞内生长,而不能在无生命的培养基上繁殖。此病原对一般的消毒药抵抗力不强,经2%碘配,70%酒精,3%过氧化氢等作用几分钟便失去感染力0.1%福尔马林,0.5%石炭酸作用24小时可被灭活。56℃5分钟、37℃48小时、220C12天、4℃50天也可被灭活。

  庆大霉素、链霉素、万古霉素、卡那霉素、新生霉素及磺胺啼咤等对其不起作用,煤酚类化合物及石灰没有消毒效果。在一20℃一70℃下可长期存活。

  病原的毒力有强毒株和低毒株两类。强毒株可引起宿主的急性死亡,其特征是生命重要器官广泛性出血、充血和发生炎症;低毒株的感染宿主没有血管严重损害的病变,症状也不明显。

  【流行特点】 不同品种的鸽和其他家禽(鸭、鸡、鸽等)及野禽都能感染本病,一般多为2~3周龄的雏鸽和其他幼禽最易感。传染方式主要通过空气传播,病鸽及其他病禽的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病原体,干燥以后随风飘扬,易感鸽及其他家禽吸入含有病原体的尘土,引起感染。本病的另一个传染途径是从皮肤伤口侵入鸽及其他禽体内,蜡类和虱类等吸血昆虫可能是本病的传染媒介,但不会经蛋传递。

  【症状】 鹦鹉衣原体在不同禽鸟引起的症状多种多样,而且受到如营养、免疫力、病原株、禽鸟种属等因素的影响。如火鸡分离株对火鸡常引起严重的心包炎,但气囊炎比鹦鹉分离株引起的轻;火鸡分离株对鹦鹉科禽鸟高度致病,引起急性死亡,但对鸽、麻雀不造成损害。

  雏鸽病例多呈急性经过,出现精神不振,震颤,鼻炎,眼结膜炎(常为单侧性),眼睑肿胀,呼吸困难,排黄绿色胶性粪,渐趋衰弱和消瘦以至恶病质,病死率最高可达80%以上。

  青年鸽、成年鸽感染后多数呈隐性经过,偶有发生短时下痢和结膜炎。但若受到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就会转为显性感染,表现食欲不振,精神沉郁,排出灰色或灰绿色稀粪,眼睑肿胀、闭合,眼内充满勃脓性分泌物,鼻孔流出浆液性鼻液。有的病鸽出现气囊炎,并发出锣音,呼吸困难。有的病例有颈、翼、两肢麻痹,以及扭颈等神经症状。

 【病变】 急性型的病鸽,可见气囊膜、腹腔浆膜,有时肝周、心外膜呈纤维素性炎症。肝也常有肿大、质软及变色。脾可成数倍肿大。肝、脾有时出现灰色或黄色针尖至粟粒大的坏死灶。如有卡他性肠炎,则可见泄殖腔处的尿酸盐增多。轻症的可能仅见到肝、气囊受损害。

【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典型的症状与病变可初步确诊。

确诊应以病原检查结果为依据。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