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及头颈部专业知识相关试题(八)

64.患者男,29岁。头部外伤,CT示右题叶前部团块状高密度,鞍上池右侧变窄、左移。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右题叶血肿

B.右题叶急性血肿

C.右题叶血肿,伴脑水肿

D.右颗叶急性血肿并沟回疝

E.右题叶血肿并小脑扁桃体疝

【答案】D

65,患儿,男,9岁,癫痫。CT示右顶叶表面有一裂隙,向内并延伸到侧脑室体旁,侧脑室外侧可见一局限性突起与其相连。最可能诊断为

A.空洞脑

B.脑软化

C,脑裂畸形

D,穿通畸形

E.蛛网膜囊肿

【答案】C

【解析】脑裂畸形CT上根据裂隙的分离程度可分为分离型和融合型。分离型CT表现为横贯大脑半球的裂隙,由脑表面直达脑室,皮层灰质沿裂隙两缘内折,达脑室壁处。融合型表现为横贯大脑半球密度和灰质相同的带状彩像,其外端分离,并分别与两侧皮层灰质相延续,局部蛛网膜下腔局限性扩大;内瑞抵达脑室壁,并有分离,局部脑室两侧缘无皮层内折。

66患者男,40岁,脚疼便秘半年,MR示终池内囊实性软组织肿块,增强明显强化,可见含铁血黄素沉积,最可能的诊断为

A.神经纤维瘤

B.转移瘤

C.室管膜瘤

D.脊膜瘤

E.脊索瘤

【答案】C

67.患儿,男,12岁。头痛、呕吐2周。CT示第四脑室扩大,内有菜花样混杂密度,不均匀强化。最可能的诊断为

A.脑膜瘤

B.髓母细胞瘤

C.脉络丛乳头状瘤

D.室管膜瘤

E.星形细胞瘤

【答案】D

【解析】室管膜瘤多发生在第四脑室,少数可发生在脑实质内,并以顶枕叶多见,主要发生在小儿和青少年,发病高峰6~15岁。CT表现为等密度肿块,边界清,瘤内常有散在,点状钙化及多发低密度囊变。绝大多数肿瘤位于脑室内,因此一般不伴瘤周水肿。脑室内室管膜瘤可有种植转移,引起脑脊液循环通路的阻塞。

68.患者面部麻木,咀嚼肌萎缩半年。CT示中颅窝有一4,0cm<5.0cm低密度占位性病变,跨越到鞍旁,增强后呈均一强化,内听道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A.三叉神经瘤

B.脉络丛乳头状瘤

C,脑膜瘤

D.胶质瘤

E.转移瘤

【答案】A

【解析】三叉神经瘤起源于三又神经,首发症状为三又神经痛,面部麻木,咀嚼肌萎缩。CT特征性表现为低密度或等密度病灶,或里囊性,呈均一或环形强化,位于中颅窝或/和后颅窝;圆形或卵圆形,同时累及中、后颅窝者呈“哑铃状”。

69.患者女,32岁。闭经泌乳半年,CT冠状扫描示垂体左侧可疑低密度灶,直径约8.0mm。关于影像学分析下列正确的是

A.必须行矢状位增强扫描

B.延迟扫描显示病灶最清楚

C动态增强扫描早期垂体显示最佳,病灶最易显示

D.垂体柄向患侧移位

E.出现鞍底骨质改变,不管是否与低密度灶有关均应诊断为垂体微腺瘤

【答案】C

【解析】垂体微腺瘤直径小于10mm或1.0cm,在冠状位最易观察,怀疑垂体微腺瘤时必须行冠状位增强扫描。增强早期垂体显示最佳,病灶最易显示,表现为高度增强的垂体内部局限性低密度灶。由于垂体占位效应,垂体柄的根部多向健侧移位。

70.患者女,50岁。因渐进性上肢活动障碍伴麻木3个月余。CT平扫及CTM检查,片中示C,一C2水平髓外硬膜下占位性病变,呈软组织密度,病变向右侧椎间孔延伸。最可能的诊断为

A.星形细胞瘤

B.神经鞘瘤

C.脊膜瘤

D.室管膜瘤

E.血管网状细胞瘤

【答案】B

【解析】神经鞘的肿瘤多见,常见年龄为20一50岁女性,临床症状与椎间盘突出相似,均有疼痛、放射性神经根痛,也可出现感觉异常及肢体力弱。可见脊髓压迫症状,肿瘤常发生于颈部,偶见发生于脊髓内及马尾。CT平扫可清楚显示骨侵犯、压迫、吸收,CTM可清楚显示肿瘤与脊髓的关系。肿瘤常自椎间孔向椎管外延伸,致使椎间孔吸收、扩大。

71.女性,50岁,发现右侧眼球渐进性突出2年,无视力改变。MR检查示右侧肌锥间隙卵圆形浅分叶状肿块,边界较清晰,视神经受压移位,眶尖脂肪间隙保留。肿块呈长T1WI长T2WI信号,动态增强示肿块渐进性明显强化。下面最可能的诊断是:

A.眶内神经鞘瘤

B.视神经脑膜瘤

C.海绵状血管瘤

D.炎性假瘤

E.淋巴管瘤

【答案】C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