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拳

北京市  王选杰

大成拳是王芗斋先生,在多年研究中国拳学的实践中,以原来自身所学的形意拳为基础,吸收了太极拳中的柔化之力和八卦拳中灵活的身法,加之少林拳法中的立禅功,熔为一炉,四十年代在北京创立的一种新兴拳学。其理论包括心理学,生理学和力学,但最主要的还是以中国禅学气功的理论为基础,如芗斋先生在他所著的《大成拳论》,中所提到的“拳本无法,有法也空,一法不立,  无法不容”,这些类似禅学的理论。

大成拳的主要特点是技击性强,有实战作用,多注重人体的精神,力量和肌肉松紧方面的锻炼,而不注重套路练习,故没有固定的招法,但在表演中可随心所欲的做各种动作,但不管做任何动作时,都必须做到周身一动无有不动的整体运动,和动作时“神不可外溢,意不可露形,形不可破体,力不可出尖”的原则。尤不可用拙力,要做到用力自然,外形舒展和连绵不断。

大成拳的基本练法,包括有站桩,试力,摩擦步,发力,试声,推手和实作等七种锻炼方法,称为大成拳中的“七妙法门”。

 一、站桩,大成拳的桩法很多,这里只分别介绍其中最基本的两种桩法:

(一)养生桩:此桩以养生祛病延年为用。其姿式是两脚平行而立,左右分开,与自肩同宽,两手抬至胸腹之前,与自身肚脐相平,手心向内,略向上翻,十指自然分开,手与自身的距离约有三拳,两眼微闭,如垂帘状,两腿略有弯曲,臀部与背部基本成一直线,要做到似笑非笑,全身自然放松。日久功深,即能达到内无身心,外无世界的“忘我”境界,到此境界性不养而自养,身不炼而自炼,不但可以养生,而且能给练习技击桩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技击桩:此桩是练习大成拳必不可少桩法。其姿式是两足呈稍息姿势,前足向外方移出约有一脚远,两脚呈丁八字之步形,称为丁八步,又称半丁半八步;身体微斜,两腿弯曲,身往后坐;前脚跟略离地面,膝盖前顶,目视前方,两手抬起;曲肘环抱,肩松肘横,十指分开,如抓球状,小腹松圆,胸窝含蓄,头直项竖,要做到虚灵挺拔,舒适均整。同时周身上下要做到整而不僵;松弛不懈的原则。初步如此,  练习即可,若要更进一层,需加意念话动,两手两臂要有拉之不开,推之不动,砸之不落的精神锻炼。待到日久功深,就须目光内敛,其神态如捕鼠之猫,将窜而未动,欲扑面待机。要有静中求动的锻炼方法,就是假想在三尺以外,七尺以内有“假想敌”、  对自己做周旋扑打,而自己以站此桩的姿式,以不变应万变还击对方,如此用功,可锻炼自己技击时的灵敏性,此就是拳术中“无形被有形的锻炼方法。

二、试力,试力的方法很多,这里只介绍其中最基本的一种,名叫钩锉试力。其步法姿势与站技击桩相同,两手自然抬起,掌心向下,手指自然分开,略微弯曲而向前指,用身体摧动双手向前推出,指尖向前,臂亦随之而动,但切勿完全伸直,以防力量破体。两手之间的距离约有一头。意念如双手十指推动水中漂木,缓缓而行,当两臂快要伸直时,两手向内翻转,掌心相对,用身体将双手;慢慢拉回,其动作要连绵不断,待到双手距离自己前胸约有一拳之时,再行翻转,手心向下,继而前推。这样做周而复始的练习。待到日久功深,要加上出手如锉,回手如钩,力不空出,意不空回的意念。如此用功,久久自能感到双手和两臂,乃至全身与。大气产生摩擦力,使自身之气与宇宙大气相合,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

三、摩擦步,大成拳的步法很多,摩擦步是最基本的步法。此姿式是两脚平行而立,类似立正,但膝部略有弯曲,身形中正,两肩放松,两臂左右分开,与自身约成六十度,两手十指分开,掌心如按两大气球,头往上顶,臀部下坐,胸要含,背要紧,气要足,心要静,精神要舒放,小腹要充实。如此默立片刻之后,此时身体重心放在两脚掌上,然后将重心移到左腿胯部,右脚做半弧形平行的慢慢移动,脚尖向前,落于自身之右外侧。然后再将重心移到右胯部,左脚做半弧形平行的慢慢向前移动,脚尖向前,落于自身之左外侧,两脚之间的距离始终要保持一脚半为最好。两脚做如此的交替练习。在练习此功之时,注意膝盖略有上起之意,足尖应须略勾,足心不可离地面太高。在意念中要假想两足如趟水而行,似有阻力,要做到既沉稳又灵活,既连绵不断又松紧适宜;此是前进姿式的练习,如欲做后退姿式的练习,则可照此做还原动作。

四,发力:发力包括有形,无形,有定位,无定位,自动,被动。整体,局部等多种发力。这里只介绍其中最基本的一种,名叫正面整体发力。其姿势与试力相同,只是在试力的过程中,双手骤然停顿,身向前撞,手向前抖,力向外发,然后立即收回成原来试力时姿势,而产生弹力。 

五,试声:试声是补充试力中的微细不足之处,声应由腹部丹田而发。初试时应有声,由有声而至无声,无声时气充体,气充体而力量足。故试声时应“有声如幽谷撞钟,无声要气充毛发”。 

六、推手:包括单推手和双推手,推手的形式虽有单双之别,但其原理大体一致。

单推手:即是甲乙双方以站桩时的步法,双方以右小臂相搭(以推右手为例),彼此由左往右做缓慢的弧形运动,在做此弧形运动时,要保持自己的中线部位不受对方侵犯,同时要争取以自己的柔化之力控制对方的中线部位,以备待机发力于对方。中线部位就是人身上的任脉部位,这就是芗斋先生说过的“守中用中,得其环中,以应无穷的锻炼方法。

双推手:即是甲乙双方彼此两小臂相搭接(手在上为搭,手在下为接),由自身中线部位在自身左右两外侧,然后由上往下做缓慢的弧形运动,以摩擦步为基础做前进后退的练习。练习双推手时,  也同样要求守中用中“的原则。双推手实际上就是双人试力。

七、实作,实作就是双方做技击的练习,也就是作拳的方法,其作拳时尽管有劈、崩,钻、炮,横等各种打法,但这些打法,不是固定的死招术,而是通过掌握时机性,时间性和空间性的同时,随机应变,待机发拳。因作拳时对方变化多端,故很‘  难具体说清应该如何实作,但就其大体面讲,在接近对方之时,头要撞人,手要击人,足要踢人,步要过人。神态要逼人,气势要袭人,并要做到手脚齐动,全身齐动的打法。

以上这七个练拳步骤,有它一定的完整性,如果单纯从力的角度来讲,力由站桩而得,由试力而知,由发力而用,由推手而懂,由实作而知变化,由试声而固元气,力量才能笃实。大成拳还有其他的一些锻炼方法,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