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太极梅花螳螂拳

广州  杨菲 钟良源

在武术的百花园中,各门各派既有其独到之处,也有其门派的特点和风格。但如何去识别在演练中的要领和临场实战中的用途却非入其门而能得其奥妙与真谛。我们随广州市武术协会会员、业余武术教练、螳螂拳师梁焯忠学练多年,现谈谈个人的粗浅体会,旨在抛砖引玉,与武林同好共商。

我们所习太极梅花螳螂拳是原山东省国术馆长郝斌所传,据祖师郝莲茹(郝斌的祖父)论《螳螂之十二纲要分析略说》(手抄本),(即太极梅花螳螂拳十二字诀)中有黏、粘、帮、帖、来、叫、顺、送、提、拿、封、闭十二字法。此十二字法对手、眼、身、步在演练和技击中的穿插变化和运动途径及要求均概括详尽。

太极梅花螳螂拳在技击中常用手法有采、挂、封、钩、、铲。变化时轻灵、紧凑,且有明暗刚柔、小巧灵活。小巧即手腕以下拳、掌、指等的迅速变换,活动研究时幅度不过大,护身为度。所以在演练中似乎很难看出其手法的变化,然而这正是本拳种的特点之一。步法中有进步、跟步、垫步、蹿步、蹿跳步、环步(又名玉环步),花步等。在技击(散手)中尤以蹿步、进步和跟步为常用。变化时快速、轻巧、稳健且密切配合手法。

太极梅花螳螂拳内容丰富,具有独特的武术风格和祛病健身、攻防自卫的显著作用。它的行功要诀是:虚灵顶劲一,气势逼人;含胸拔背—虎威明扬;松腰塌胯一一刚柔有度;虚实分明—进退自如;屈膝坐腿——稳如泰山;内外合一(外注神形,内注气力,运行幻觉)—象形取意,以意为先。

在实战中任何拳种都要求以疾克迟。太极梅花螳螂拳尚要求以柔制刚,以刚克柔,顺势拿送也是其主要特点之一。其发劲要求全身协调配合,松紧有度,快速突然,富有弹性;两脚起落快而轻,两手出收似拉弓,且手脚明暗兼施。尤注重手、腿在施用暗法的时候以对应的部位向的相反方向发劲。如腰斩式:左脚右抄,右手左斩。话长笔短不仿先看甲乙对一式:甲乙左小蹲山(螳螂步)相对,乙突然一个腋下“上圈手”勾手)上步向甲头部(太阳穴)击出。甲前手(即左手)使“采刁手”(即单封手)接住对方,同时右手变掌直取乙肋间。这时乙迅速使“粘拿术”右采手缠住对方“单封手”,左手顾及左助,沉肘切掌侧势,右手向后一接,左膝猛起正面攻击对方前胸,成“金鸡独立”势。甲随即扭步(左脚在前,右脚在后)避其攻势,并迅速屁右肘撞击乙左膝外侧……(接着乙成侧铲腿行步。甲环步后退暗腿破其攻势并乘机袭击对方)。双方各出三招即拆化为乌有,即势势紧揍,一式三变,长短并用,刚柔兼备,变化莫测。实战中神安心定,观“敌手”似能“吃”之宥,勇进莫惧。行者则明,唯较技中以“来“叫”为智。(“叫”非喊叫之意是本十二字法之一)显“螳螂扑食”之能耐,振“螳螂拼蟒”之神威,雪“雕虫小技”之耻辱。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