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的气功治疗(三)

三、感冒的气功疗法

感冒是由风寒,风热或流行疫气所引发的一种常见病。经常患感冒的人,其正气心然受到损害,所以,他们的身体,总是很虚的,也就最容易出现出衰。(未老先衰)如不加以防治,想要健康长寿是很难的。兹将练气功防治感冒的有关问题,分别论述如下:

一、经现代医学证实,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所引起。中国古代不知空气中有流感病毒,故无讨论流感的专著。在气功书中,亦无医治流感的功法记载。但据我的研究和实践,流感亦可参照风寒或风热分型进行治疗。因为中医所谈的风寒,风热病因,也寓有细菌病毒等含义。从感冒的病性说,当分寒热。但在寒字热字之上,再加上“善行而数变”并有“虫”字含义(古体风字从虫)的“風”字,说明古人已略知感冒一病与空气中的某些邪毒有关。余亦据此面认为流感亦可参照风寒风热分型进行治疗,在实践中亦证明确实有效。

二、凡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鼻塞声重或鼻流清涕,喷嚏,喉疼咳嗽,或痰多而稀薄,舌苔薄白,脉浮紧者,为外感风寒感冒。宜发汗解表,宣肺散寒,可选用下列功法为治:

(一)侧卧床上,屈膝握拳,以鼻深吸气后,闭之不出,至感到身热有汗时,乃翻身向另侧卧下,仍如前屈膝握拳行吸气,闭气,吐气,使大汗出,避风休息(见《诸病源候论》卷二)。

(二)端坐,伸腰,慢慢用鼻吸气后,以右手捏鼻孔或揉捻,闭上眼睛,徐徐吐气。如此反复施行,以汗出为度(见《诸病源候论》卷七)。

(三)立定,举左手仰掌用力向上托,同时用脚跺地;以吸气,口吐气,持续行四十次,以微汗出为妙。若无汗出,可换手足如法再行吐纳四十次,以去风寒(见《诸病源候论》卷七)。

(四)端坐正,以鼻吸气后,闭气不息,随之兜起外肾,并同时将头尽可能地向前弯曲,稍停,乃恢复原位,并同时用口吐气。如此一屈一伸行吐纳四十二次,汗出止(见《红炉点雪·儿礼治伤寒法》)

(五)平身坐定,扒开两腿,以双手掌用力相互摩擦极热抚摩肾囊,次以两肘紧靠两膝,将头用力向前下弯,至不能弯曲时,乃恢复原位。稍停,又如法一屈一伸,行四十五次,约汗出透身轻爽乃止。避风休息(见《杂病源流犀烛》,转引自《保生秘要》)。

(六)仰卧,用两手四指紧握拇指,同时尽力卷屈脚趾;然后闭目,以鼻吸气,闭气片刻,从口慢慢吐出,反复多次,待汗出止(见书同上)。

三、凡见发热,微恶风寒或不恶寒,无汗或有汗出,鼻塞,或有少量稠涕,咳嗽痰黄而粘,咽喉红肿疼痛,舌苔薄黄,脉浮数者,为外感风热。宜调和荣卫,宣肺清热,可选用下列功法为治:

(一)以意引气从腿背起,运上风门穴,渐次入内,又散出外而上至头顶泥丸穴,下行过膻中而归神阙(见《杂病源流犀烛》转引自《保生秘要》)。

(二)用搅海吞津法结合“六字决”进行吐纳,当呼气时默念咽字以宣肺清热。

四、以上所列功法,虽在临床上有效,但不能防止感冒的反复发作。《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灵枢·口问篇》说:“邪之所居,皆为不足”,指明风寒风热之所以侵入人体并留于体内而发生感冒的关键,乃由于本体之虚。假如本体元气充实,风寒风热之邪是不会导致感冒的。《素问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确是值得重视的,为此,我对于感冒一症,特别强调要防患于未然,要在平时多修炼培补元气的功夫。古代流传下来的五禽戏,八段锦,十二段锦,易筋经,特别是内丹功,确能起到大补元气的作用,值得学习和应用推广。

五,谈到内丹功,有许多人都说它玄秘难学。其实,只要把那些隐言譬语弄懂了,就可体验到它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并不是什么迷性,也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若有明师指点,可在短期内破门而入,没有明师指导,只要能多下功夫,看上几十本丹经,也不难“无师自通”的。

六、余家有秘传“升降开阖功”,是由内丹功化裁出来的,方法很多。兹仅将最易学而又见效快者,介绍于下:

(一)吐浊法(旧名“开北窗”):取仰卧式,姿势摆好后将眼睛轻轻闭上,内视小腹丹田,以收摄杂念:次将口略向内收,形成笑容,以缓解形体和精神的紧张,使人渐入于轻松舒适的境界;同时,在笑容的姿势下,舌头则会自然轻触上腭(一般所说舌顶上腭,舌抵上腭,舌柱上腭,都有紧张感,都不自然。严格说,都是不妥当的)使上下前后之阴阳,都得藉鹊桥的作用而沟通。待心定气和后,乃行腹式呼吸的“吐浊法”。用口吐气时,小腹随之自然凹进,并意想内脏浊气均集中从口而出,稍停,吸气;吸时小腹随之自然鼓起,不着意。如此反复呼吸,凡十次,即可接行下式。但当注意两点,是先吐后吸,二是吐多吸少,吐长吸短。

(二)吸清法(旧名“引南风)”:行此法时,也是先吐后吸,吐时,小腹随之凹进,但不着意;吸时,小腹随之自然鼓起,但当同时着意。即当存想日月精华及四周清气,都源源不断地从鼻孔而入并循经脉而下丹田。在吐纳的比例上,则应纳多吐少,吸长呼短。为了加强作用,也可配合手势进行。凡十次,略事休息,续行下式。

(三)通任督:吐气时,小腹随之凹进。并同时存想内气穿过命门,上至玉枕而窜入泥丸(行之日久,必有热流循督脉上行感觉),稍停,乃行吸气;吸时,意想泥丸中内气乃随外气合流而下入丹田。如不应,也可结合吞津法进行。凡十次,续行下列功法。

(四)行升降开合:吐气时,小腹随之凹进,同时存想丹田之气。一部分经命门而上入泥丸,一部分则由丹田向整体体表放射而到皮表(行之日久,必可感到体表内气充盈并发热)、吐完后,稍停,续行吸气。吸时,除泥丸之气随外气而下丹田外,同时意想体表之内气,亦随吸气而缩回丹田。此次升中有开,降中有合,使上下内外之阴阳,都得到相应调整,转之单行大,小周天者,功效较大,对感冒病,则有预防和治疗的双重作用。余少年时体弱多病,其能免于天折并至今虽已年逾古稀,而犹能每日学习,工作十小时以上,多赖此功之力。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