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空手道非接触式防御的闪躲式防御技术

传统空手道对于非接触防御之闪躲式防御技术是不受重视的,这是基于传统空手大弓大马,强调一击必杀的理论之上的。但是,随着现代世界自由搏击运动朝着更快、更灵、更劲、更强调体力的高度对抗方向上的发展,日本实战空手道亦日益注重从西方拳击、西方踢拳( KICK BOXING)等现代自由搏击运动中学习和吸收现代格斗技战术的先进成份,其中就包含对躲闪式防御技术的高度强调和重视。

闪躲式防御技术

在实战空手道中,躲闪技术被视为一种高级技术来传授。不管如何,选手仅需依靠灵活的头部和身体小幅度闪转,或灵活快捷的步法移动,轻易地避开对方凶猛攻击,而又同时能够保持最佳角度和位置,随时以空出的四肢发动凌厉的反击,就比接触性的格挡阻截等来得省力和巧妙。当然,接触性与非接触性防御技术的作用总的来说各有千秋,例如前者在运用的把握性更大一点,换言之,运用后者需要更加准确的判断,以使动作刚刚恰如其分——既闪开对方攻击焦点,又处于能随时发动反击的位置和状态。总之,在实战中惟有将二者充分结合起来应用,随机应变,方可发挥出实战空手防御技术的最高作用。

在这里,我们将实战空手道躲闪防御技术分为两大类来分别予以图解。

(一)变角度防御技术

可细分为两类。一类是纯粹依靠头部和身体的前、后、左、右方的小幅度位移或拧转来改变与对方攻击方向的角度,使对方攻击目标而过来达到防御目的的技术。例如,选手以上体垂直轴为中心,巧妙地旋体转肩即轻易闪开对手纵深攻击。另一类如果配合步法,则可产生八个角度上(包括原地下潜)最基本的变角度闪躲式防御技术。在此,我们择要图解:

1,后闪防御

此技可用于防御任何非纵深性的攻击。具体运用时,要求在瞬间将重心移至后足,同时上体和头部向后仰。后仰角度依对方攻击延伸程度来决定,但切忌过份后仰,以免失去平衡或有碍迅速向前复位以利反击。如果对方冲势较猛,可适当配合退步来防御。另外,双手始终要保持高护协防。同时,后足要保持足够弹性,以便防御完成立即复位反击或顺利转为其它攻守动作。

闪躲式防御技术

(图887)为原地后闪防御对方后手重拳。  (图888)为前足略收虚步点地配合后闪防御对手长距上击拳。  (图889)则显示当对手进步出拳时,选手适当配合后足退步接后闪防御后手重拳。(图890)则以后闪防御对方转身后旋踢。无论何时,均需根据情况来机动应用。

2.左、右闪防

此技主要用于对付针对上段的直线型拳击。技术要领是凭借头部向对方攻击拳臂的内侧或外侧偏闪,配合肩膀的稍稍的斜前沉降,使对方攻击拳臂从另一侧肩膀和头侧掠过的巧妙防御方式,可以最小的动作取得最大防御效果。实际运用中,可根据不同情况结合左、右侧步或左、右斜前上步的步法,靠全身的移动来防御,但头部左或右闪防御的动作是基本相同的。头部闪避时,双手和肘臂注意保护头部和身体。

(图891}为左闪防御前手直拳攻击。(图892、893)为配合步法连续运用右闪和左闪成功防御对手前、后手上段直拳攻击的图解。

(二)延伸距离的防御技术

这是纯粹运用各类向后直线撤退的步法,通过拉开与对方的距离,使对方攻击拳、足无法击中的防御方式,主要用以对付纵深性的强猛攻击。采用此类方法防御时,随后进行的反击多以长程足技来完成。不过,需注意的是:在实战中,单单使用步法直线撤退防御是不妥的,这样易于被对方找到规律,而且一旦遭敌连攻,退之不及时,极易陷入困境。因此,应与各种变角度的躲闪以及其它接触性防御相结合,不断变化,方可使自己能保持主动,令敌猜测,而立于不败之地。

闪躲式防御技术

(图894、895、896)是后足先撤一大步,前足紧随撤一大步防御对手进步旋踢的实战例。(图897)是对方以上段旋踢攻击时,前足并步后撤,双足同时微后滑闪避其腿的技术。(图898)系以前脚经后足内侧向后撤步防御对手长距上击拳攻击图解。注意图中选手双手防护姿势。采用此技对付拳击,可以有效地防御对方快发之组合拳,因为选手离开对手距离较远。(图899)为后足直接后撤一步配合后闪防御对方从下向上的前踢。(图900、901. 902)是针对对手进步上段旋踢所采取的前足经后足内侧直接向后大幅度撤步防御的实战例。为躲避对方凶猛的攻势,选手前足后撤过程中,后足有一个足掌贴地随之微后滑的小动作。注意双手的上段防护动作。 在这里,使用何种距离防御方式以及同一个防御技术在对付不同程度攻击时应如何变化,均取决于对手的动作快慢,所采取攻击的攻击延伸性等等双方间距变数。简而言之,每一个技术在具体运用中都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切忌划地自限,自我拘泥。相信读者通过上面有关实战图解会有所领悟。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