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家八桩(一)(下)

〔方法)如图站定,两手仰掌,手心微侧,使之遥遥相合,仿佛气息相通。吸气时足趾微微抓地,意注足心,呼气时意注掌心。就象有内气自掌心透出一样,并有“五心相印”的要求。即以我心意,控制两手心与两足心,以利于随时调动手足,并使其内气相互呼应。

(二)地门桩:属阴桩合式,性主守,劲主柔,形主合,架式为高桩(图二)。此式又名“三盘桩”,以两腿圆撑,合而为一盘,称为“地盘”,以两手心含空,各成一盘,称为“日、月天盘”。故名“三盘桩”。与西汉导引图“龙息”、易筋经“三盘落地势”都有渊源关系,但易筋经的“三盘落地势”早已代静为动,由静动演变发展为动功了。

〔歌决)两掌似按地,吸足而后闭,

气满即须吐,莫忘自然义。

〔方法]如图站定,两手俯掌,掌心含虚而稍微相对,使劳宫(掌心穴位)之气遥相感应。气吸足后闭气,掌心用意略使暗劲,仿佛不使内气从掌心逸出,至气满微阿时,方始以鼻呼气,同时想象内气从掌心缓缓吐出。凡属主守之阴桩,其劲路都是柔多于刚的。因此,采用闭气法使暗劲时,也只是微微着力,似松非松地按住假想中散方的肢体,以限制其活动能力;而当我掌心吐气时,意即进而使对方进攻之力转向地面而落空。此式为练气专式,在技击上与擒拿法有关。

(三)风门桩:属阳柱合式,性主攻,劲主刚,形主合,架式为半桩(图三)。此式又名“双推桩”,是因形得名的,但据说与“岳氏双推手”有关。

歌快)性刚如风烈,卷地向上起。

意注锐骨端,劲大似霹雳。

〔方法)两手向前并行推出,两掌相距一尺许,掌心朝外而徽微相合。中度屈肘,劲似发而未全放。随呼吸张驰,两掌微微用意使暗劲,吸弛呼张,但不可外露于形。意识贯注于尺骨之锐骨(俗称“尺骨小头”),把此处看作棍棒之顶端,意若用棍斜形地向前上方捅出,以收“立木顶千斤”之效。其目的在于变小力为大力。所以,才有“劲大似霹雳”之句。八桩使暗劲,纯是一种用意法,而不是拼命用力,这一点切莫误会。须知意,气、劲三者相合,在意则顺,在气则滞,在力则逼。换句话说,用意的目的在于得心应手地形成条件反射,这样练习日久,既得柔,又得刚,能柔能刚,虚实皆备。相反地若一意用力,则日久只得拙劲蛮力,虽力大足以开石,然仍难得刚柔瞬息万变的拳技之巧,终非内家拳学的真义啊!

(四)云门桩:属阴桩合式,性主守,劲主柔,形主合,架式为半桩。此式一名“抱云桩”,又名“浑元桩”(狭义的),是古今拳家最常练的养气桩式。它与易筋经“韦驮献杵第一势”有着明显的渊源关系;并早已被“气功疗法”所吸取,成为近世用于养生保健最流行的气功桩式了(图四)。

[歌决)两手抱云,柔极而刚。

守我内门,无敌能伤。

〔方法)两手环臂合抱于胸前,掌心与乳心遥遥相对,中间约相隔一横拳半。两腕塌沉,仿佛使两掌心之气息遥相感应。两肘部略低于腕部,并用意里裹如负有防护心窝、胃院和胁、腋的职责。同时,屈膝半蹲,全身松沉,象一座稳重的高山任凭云雾缠绕而屹立不动;两手轻柔,犹如怀抱着一片彩霞。用意处静,渐至“心手两忘”的境界。其身躯和两臂的位置是:以本人头顶百会穴至档下会阴穴一线为“圆心”,而置两手与前臂于圆周线上,取其两膊近身,既可上护头面,中护心、院、胁、腋与侧腰,又可下护小腹、裆部和膝部等要害部位。因之,两手与胸部中间的空隙是呈半月形的,而不是呈正圆形的。用意采用“以无所守为守”的方法,即浑然任气在遍体流行,意在若有若无之间。这样意识不专守于一处,则全身反应灵通,变化随意。此也属练习技击柔化之一法。(待续)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