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水战兵器—钩强

中山医学院 孙红昺

研究中国古代战争的人多数着重于陆战,因此,对陆成的兵器研究得就比较多。研究水战的人比较少,谈到水战专用兵器的文章更少。其实,我国是世界上较早就进行过大规模水战(包括海上战争)的国家。公元前六世纪,楚吴两国之间就爆发了第一次大规模的水战。以后约一百年吴国与齐国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海上战争。当时已有专门的战船和海军部队,为了适应水上战斗的需要必然就会出现一些专门用于水战的兵器,钩强就是其中之一。钩强又名钩拒、钩楷,是古代优秀的兵器制造家公输般为楚国设计和创制的。它的性能和作用在《墨子·鲁向》中讲得很清楚。

“(公输殷)自鲁南游楚焉,始为舟战之器,作为钩强之备,退者钩之,进者强之(按:,强,拒也,《太平御览》中钩强作钩拒),量其钩强之长,而制之为兵。”上文说明了,是公输般首先发明这种“舟战”的兵器的。他根据楚国地处长江中上游的特点,进攻是顺流向下,处于优势时,对于退却之敌就要钩住,以便进行接舷战。退却则是逆流,处于劣势时,对付顺流进攻的敌船则要拒之,阻挡其接近。其长短之度则以能钩住域拒开为准。这样一种兵器确是适合古代水上战争的重要发明。《荀子·议兵》有一段形容楚人这种新发明的兵器历害,说:“宛钜铁钝惨如趸”。过去多将“钜”误解为“刚强”与下文联不上,“钜”应是“钩拒”之“拒”,就是“钩强”其文意是宛地的“钩拒”和铁矛(她即短矛)伤人如蜂蝎(趸)之毒。可见这种兵器是引人注目,钩强不仅在楚国水军中应用,后来齐国亦使用。1972年在山东银雀山汉墓中发现了抄录着失传一千多年的《孙膑兵法》的竹简,书中有专讲“水战三法”,其中就特别提到要配备和训练水军使用钩楷(强)。它说:

“水战之法,必众其徒而寡其车,令之为钩楷、苁相……进则必遂,退则不蹙,方蹙从

流。以敌之人为招”。

《孙膑兵法》是战国时期的兵书,这些竹简又是西汉初的人抄录的,文字古拙,比较难懂。文中的钩楷就是钩强,强楷古义通用,苁相,一种交叉的木栏(船上用的距马,障碍。其大意就是说:“水战的方法:部队中要减少战车增加兵员,要装备钩强,苁相这些水战攻防用的兵器。进攻时一定要追上敌船,钩住不使逃脱。退却时不让敌人迫近。敌人逼近就顺流而退。要以杀伤敌兵为目的”。孙膑是战国时齐国有名的军事家,《孙膑兵法》是后于《孙子兵法》专讲作战的战略战术,行兵布阵,训练士卒的兵书。它讲到钩强在水战中的用法和水战的原则,和《墨子·鲁向》的讲法是一致的(所不水战兵器同的是注意到齐国是处于江淮下游的特点)。因此,可以知道在公输般发明钩强之后。不仅楚国人使用这种新式的水战兵器,由于广泛应用,齐国人也装备和使用这种水战兵器了,其用法也是“钩”和“拒”。,这种钩强的具体形状是怎样的呢?现在还未发现实物,但是从战国时期一些出土文物的图象中可以知其大概。一九三五年,河南汲县山彪镇一号墓出土了两件“水陆攻成纹铜鉴,铜鉴中的图象有的是古代士兵的船上格斗的情形。其中有一些士兵手执的兵器就可说是钩强。它是一种戈、矛混合体。在矛头后面有一个特制的兵器一战钜,外无刃,内有刃,与柄成九十度配置,“备勾、杀、逆、推”之用。即进攻时可用矛刺,内刃杀、钩敌人,又可钩住敌船,展开接舷战。退却时,则用无刃部顶逆敌船,起推拒的作用。确是攻守兼备的利器。具长度以人身比例计)约为3.1米左右。如挥舞起来似不太灵活。但图中持长柄兵器格斗的战士,每人腰中都佩着短剑,图中一人还一手持钩强一手持短剑进行格斗,由此可推想:当时的水上战斗是相当激烈的,士兵的专业训练也相当严格。要能使用长短兵器,甚至同时使两样,所谓“远者矛刺,近者剑斩”。这是要武艺高强才能胜任的。可借写古代水战的史藉太少了。《孙膑兵法》的出土才提供了一些材料。因此,虽是点滴鄙陋之见,也公诸同好。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