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的军事思想和武术搏击(二)

四、有勇有谋,沉着镇定

勇敢源于胆大,胆大来自深功加巧技,所谓“艺高人胆大”是也。艺高胆大的人,信心就高,反之,信心不足也就勇不起来了。

计者,计划料断;谋者,兵韬谋略。所谓“上兵代谋”,就是说,领导战争的上策,是在总的计谋上战胜敌人。有勇无谋,是为匹夫之勇,蛮干硬碰,以劣击优,出其所意,攻其锐利,  事后诸葛,都是不可取的:有谋有勇,好比镜花水月,到头一场空。所以二者不可缺一,只有谋勇兼备,才能沉着镇定,临阵不乱。与入交手就不会头昏眼眼花,手忙脚乱,反之,心虚惑乱,招架不及,不但有计难施,还会误伤自己,“每战必殆。”

五、以迂为直,灵活应变

占有利地势,妥为部署,争取先机之利,拳不虚发,发必收功;力用在“刀口”上,是为以直为直。故意“转弯抹角”施展“花招”,欲打故不打,欲进故退,采取利诱,激怒,分化、骄敌的策略,扰其思想;乱其视线,使其难以猜测我之意图,这是“以迂为直”“行诡道”的战法。’

搏击的变化是无穷的,从采没有固定的程式,所以战法应随机变化,前后相随,首尾相应,  计谋当因势更新,根据情势的变化而变化取胜的,就叫傲“用兵如神”。

六、能攻善守,出奇制胜

进攻与防守,是搏击的两大要项。防,不但为了保全自己;同时也有休整伺机待敌的效用。攻的目的则在于打败对手,夺取胜利。故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攻守之道,正好孙子所说那样,“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使“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使“敌不知所攻”。

古之军事,从明里正面进攻或御敌谓之正,从暗里或侧面出奇不意地袭击谓之奇:故兵法云:“以正合,以奇胜。”实则正奇都是可以取胜的。

七、小亏能吃,饵兵勿食

在搏击上可牺牲小利去换取大利;利用小利引对手上钩,但却不上对方引诱的当,以白鹤亮翅这一招为例,初看上去,它既不打人,又不卫己,反而双手分开留出空当让对手有可乘之机,然而这确是一式引招,若不加判断,贪小便宜,直入中宫,就会误入圈套,对方脚封手砸,有如猎虎铁铗之厉,而致失足断臂。

故兵法云:“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

八、兵贵神速,临危不惧

搏斗,要求迅速,果断,乘敌措手不及,从敌人意料不到的道路,攻击敌人所不戒备的地方,故云:“兵贵神速”。然而也有例外, 若敌众我寡,敌强找弱,形势不利,敌逸我废,皆不可速决,但亦不当畏情,伺彼懈怠而后击之。

兵法中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者;不能理解为有意进入死亡和危险之地就能获得胜利,死危之地皆不可入,若误入,只有尽一切力量拼死决斗。“以争取生存。

九、慎与勇相结合

在指导思想上,孙子主张:要从实际出发,掌握情况,正确判断,对比敌我,主动克服自己的弱点;扩大敌方的弱点,为胜利创造条件,“不是有利不行动,不是必胜不用兵”的谨慎态度,而在精神上要敢于蔑视敌人,敢于胜利,在审知敌方弱点,我有胜利希望时,宜主动勇猛发起攻击,毫不留情地以险峻的气势,短促的节奏,所谓“其势险,其节短,势如扩弩,节如发机。”这种迅速而突然,短促而猛烈地进攻,会使敌方措手不及、把大勇和谨慎有机结合起来,正是搏击所应善备的思想方法。

十、爱国卫民至上

孙子认为:沉静而善深思,严肃而有条理,进而不求名誉,退而不避刑罚,只知道保护人民而有利于国家。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具备这种修养的指挥者,是国家最宝贵的财产,“国之宝也”。几千年前,孙子有如此爱国卫民的思想,是值得称道的。 搏击者的素养和对抗法则,如同战争那样,在《孙子兵法》里讲得十分中肯。若属比赛性质的搏击,以德为重,手下留情,勿追勿迫,就很有必要。总之,运用孙子灵活而不拘泥的辩证法思想去看待他所给我们的留下的这部兵学圣典,从中吸取有价值的东西,以利于武技的提高,这不仅对武术爱好者有益, 就是对我国其他体育运动的腾飞和竞争,也是很有用的。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