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斌
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那是十多年前,
我沿着红色大街疯狂地奔跑,
我跑到了郊外的荒野上欢叫,
后来,
我的钥匙丢了。
心灵,苦难的心灵
不愿再流浪了,
我想回家,
打开抽屉、翻一翻我儿童时代的画片,
还看一看那夹在书页里的
翠绿的三叶草。
而且,
我还想打开书橱,
取出一本《海涅歌谣》,
我要去约会,
我向她举起这本书,
作为我向蓝天发出的
爱情的信号。
这一切,
这美好的一切都无法办到,
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天,又开始下雨,
我的钥匙啊,
你躺在哪里?
我想风雨腐蚀了你,
你已经锈迹斑斑了;
我要顽强地寻找,
希望能把你重新找到。
太阳啊,
你看见了我的钥匙了吗?
愿你的光芒
为它热烈地照耀。
我在这广大的田野上行走,
我沿着心灵的足迹寻找,
那一切丟失了的,
我都在认真思考。
1979年12月-1980年8月
这首诗写于“文革”结束后不久,当时中国正处在解放思想、弃旧图新的社会急剧转型时期。一代青年从十年动乱中走过来,满身伤痕,精神迷惘。这首诗正是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写出了一代青年的一段特殊思想历程,展示了他们在新时代面前的困惑和思考。理解诗中的核心意象“钥匙”是解读这首诗的一把钥匙,“回家”“蓝天”“风雨”“寻找”“太阳”等都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可以联系时代背景来理解它们的含义。
人不能没有心灵的家园,灵魂不能没有追求,我们这一代也一样。同学中展开讨论:在这个时代是否还需要思考和寻找?
背景资料
诗人用疯狂——失落——怅惘——焦虑——寻找的情感流程灌注到“钥匙”这一复现语象上,展示了生命內部的冲突。这样,我们感悟到的就不仅是一代人寻找灵魂归宿和忏悔过往行动的简单思想,而是一种“具象的抽象”的心灵图画。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红卫兵那渐渐清醒的灵魂的模样,听到了他温热的鼻息和心音,触到了那枚锈斑苍然的苦难的“钥匙”!这种被“直接感觉”到的视象所涵括的意蕴,显然要比抽象的议论强烈得多。(陈超)
赞赏微信赞赏
支付宝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