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罗丹艺术博物馆里(二)

罗丹先生这种表现畸形与丑陋的倾向,使我想起了波德莱尔这个“恶”的诗人。他不怕把丑恶畸形、变态反常的事物写进自己的诗里。罗丹比他迟生将近二十年,自是受了他的影响。艺术中的美丑,当然与生活中的美丑不同,生活中的“丑”可以成为艺术中的“美”,但只有当这“丑”被艺术家表现得有内心世界、有心理深度的时候。罗丹先生只是为了给人一种刺激,使人感到触目惊心才刻意追求形体上的残缺与丑陋吗?

“不,在艺术中,有‘性格’的作品才是美的。所谓性格,就是不管是美的或丑的……而性格就是外部真实所表现于内在的真实,就是人的面目、姿势和动作所表现的灵魂,感情和思想。自然中被认为是丑的,往往要比那被认为是美的更显露出它的‘性格’,因为内在的真实在愁苦的病容上,在皱蹙秽恶的瘦脸上,在各种畸形与残缺上,比在正常健全的相貌上更加明显地呈现出来。在艺术中,只有那些没有性格,就是说毫不显示外部与内在的真实的作品才是丑的。”奥古斯特·罗丹如是说,他的眼睛仍然仰视着上前方。

·是的,罗丹所追求的并不是形体上的丑陋,而是内心的深度,是内心世界的某种状态在形体上的一种如此强烈以致使形体变形的反映。《这个曾经美艳一时的老妇》,她低头看着自己丑陋的形体,面部充满那么深的悲哀、羞惭和绝望!《施洗者约翰》那略呈内八字的两腿,使他瘦弱的身躯更显得僵硬难看,然而却表现出了约翰机械的一步一顿的步伐之沉重与庄严,使人感受到这位传道者那种完成神圣使命的精神。 《青铜时代》那个从沉睡中刚醒过来的青年男子不美的形体与不平衡的身姿,正是为了表现人类刚从蒙昧的状态中解脱出来而逐渐具有了清醒意识的伟大的过程…

这时,我已经沿着巴尔扎克身边那一条兰笔直的沙径,走到了花园的尽头。沙径的两边种着两排高大的梧桐树。虽然有阵阵微风,可惜树叶已经落光,我听不到它们动人的和声,也看不到花园里葱郁的景象,只有落在路旁的一些红色的花瓣,向我透露着这个园子里的风光。花园的尽头有一个大水池,水池旁立着一些裸体雕像,而中央则是有名的《乌谷利诺》。

它使我想起了《拉奥孔》,也使我想起了凯尔汲的同一题材的雕塑。如果说凯尔汲的雕塑所表现的人的痛苦情景是极为悲怆、感人至深的话,那么,罗丹的《乌谷利诺》所表现的痛苦与不幸就更是惊心动魄的了。乌谷利诺的孩子们都已经饿死,躺在他的脚下,他自己也已经饿得只剩下最后一点力气。在饥饿的煎熬下,几乎丧失全部的理智,现在只有求食欲、生存欲控制着他。死去的儿子,对他来说,似乎不再是亲人了,而只是一堆肉。于是,他趴在地上,俯身在儿子的尸体上,想要去吃。然而,作为人、作为一个不幸父亲的意识,又在最后一瞬间,制止了他。他的头又微微抬起,眼睛不敢正视眼前的尸体。而他的面部表情,则反映出他内心一种父性的感情与一个饥饿者求食的兽性的激烈的斗争,充满了一种极端的痛苦。当你面对这一雕塑时,会使你感到一种生理上的恶心,你会觉得这种可怕的悲剧已经超过了你感情所能负荷的程度。但那人性与兽性的斗争,那种具有最大尖锐性的悲剧,被艺术家表现得如此彻底,又不能不使你感到惊讶!这是一尊属于《拉奥孔》系列的雕塑,它刺心的程度似乎比《拉奧孔》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似乎也是罗丹全部艺术创作的标记之一,它代表着罗丹好些以表现人类的痛苦感情为己任的雕塑作品。

那些表现人类痛苦感情的作品,在这博物馆的展览室里可有不少。这里是群像雕塑《地狱之门》中的《三亡灵》,他们的手臂都断了,疲惫不堪,低垂着头,弯曲着腰,似乎有一种无形的重担压得他们几乎直立不起来;这是同一群像中的《夏娃》,她双手拢抱在胸前,全身退缩,头竭力往肩窝里躲藏。眼帘低垂,不敢睁开,一副无地自容的样子,她正为自己的“原罪”而感到羞惭和痛苦……所有这些,你不妨说,就是罗丹心目中的人类图景、人类状况,或者就是他心目中的人生的缩影。即使不是这些以痛苦的感情为主题的雕塑,而是其他人傢雕塑,他们的表情往往也是忧郁、悲戚、压抑,缺乏一种乐观、开朗。而他们的肌体,既不像希腊雕塑那样娴静妩媚,也不像米盖朗其罗那样雄壮威严,而往往是扭曲着,绷紧着,神经质的,似乎在承受着某种物质的压力或精神的纷扰,这些当然都渗透着一种苦涩的味道。透露着雕塑家本人的某种悲观主义。然而,也许正因为这些形象中,蕴含着雕塑家对人类痛苦的严肃思考,他们才具有如此激动人心的力量。不过,也有例外,那就是罗丹所塑造的以性爱为主题的雕塑,如《吻》《永恒的模式》《永恒的春天》《艳妇们》《风流的女人》等,这些雕塑线条优美,体态婀娜,容貌俏俊,肌允肤光洁动人,情景热烈兴奋,表情酣美欢畅,反映出雕塑家在进行塑造时那种沉醉的情绪。当然,它们与前一类雕塑一样,也具有艺术的魅力,也许更容易使观者感染到雕塑家自己的那种沉醉与神往。

这时,我已经从花园的尽头往回走,沿着博物馆那幢楼房左侧的道路。这路正与我刚走过的右侧那条路遥遥相对,完全平行。它的两侧也有两排高大的梧桐,它们整齐地排列在一条两百米的路旁,就像是笔挺的仪仗队。路的左侧,则是高高的院墙,上面布满了常春藤,只有它们保持着自己的本色,给高墙披上了一层厚厚的绿色的丝绒。这路靠那幢楼房的一段,建成为一条长长的宽大的走廊。两旁一些粗大的木架上安置着一些另一种风格的大理石雕塑,它们没有完整的人体形象,往往是在一大块粗糙石头中,露出一个人头,一段肢体,或者是一个局部的形象,它们虽然不完整,但似乎颇有寓意,耐人寻味。啊,罗丹的又一魅力:象征!

“如果我认为一个雕塑家可以只表现栩栩如生的肌肉而不注意任何主题,这并不是说我排斥他的工作中的思想性;如果我声明他不必去找寻象征,这并不是说我赞成从事于缺乏精神意义的艺术的人。但是,老实说,一切都是思想,一切都是象征。”  奥古斯特·罗丹先生如是说,他的眼光仍然仰视着上前方。

我也应该说老实话,我倒很喜欢罗丹雕塑中的这种象征性和它所具有的诗意。展览室里那动人的形象和深藏的寓意,还历历如在我的眼前。这里是一个赤身的健壮男人,他步伐沉着有力,在向前迈进,可惜他没有脑袋,也像米洛的维纳斯那样断了两臂,这是罗丹自认为纲领性的作品《行走着的人》,它蕴藏着罗丹对人类的物质之力与精神之力不调和的认识。那强有力的身躯和庄重的步伐似乎象征着人的力量和他不断前进的伟大雄心,表现了雕塑家对人的赞赏与信心。而他缺乏头脑似乎又象征着他的盲目,象征着他是在摸索前进,表现了雕塑家对人的某种悲观主义的情绪。这里是一个男人,他跪在地上正亲吻一块大理石,大理石的前方,朦胧地呈现一个女性丰满的肉体,这标题是《人与他的思想》。对于这个人来说,他的思想就像他最心爱的女性;他以亲吻女性的深挚的热情,疼爱着他自己的思想,然而,这思想毕竟只是一块坚硬的石头。这形象蕴含着多么深的哲理!

我再环视这个巨大的庭院和博物馆的这幢楼房,准备向它们告别。这是我所见到的罗丹的艺术“帝国”和我所理解的他的艺术“帝国”的构成。我不敢说我的理解没有遗漏,但是至少还有重要的一点,我是不应该遗漏的。

我不能遗漏的这点,是我在楼上最后一个大展览室里见到的。那里陈列着八个巴尔扎克的塑像。塑造于1 891年的共有四个,第一个造型根据德维利亚所作的巴尔扎克头胸像,相貌清秀而英俊,像一个美少年;显然不符合人们心目中的巴尔扎克形象;第二个是巴尔扎克的全身塑像,他抱手于胸,身穿礼服,面带微笑,态度从容,姿态潇洒;第三个也是巴尔扎克全身塑像,他穿着睡袍,系着腰带,塑造得真实细致、一丝不苟,真像一个刚起床的绅士;第四个则无头。全身赤裸,双手放在腰后,身材矮壮,下体突出。塑造于1 892年的有两个,一个是全身像,赤裸,强壮的身躯,两手交叉在胸前,眼睛傲视前下方;另一个则是像雄狮一般的头像。第七个塑像成于1 896年,这个巴尔扎克又没有头了,两手交叉在腹前。全身的肌肉强劲有力。最后,第八个巴尔扎克塑像,才是我在这个庭院里所见到的那一举世闻名的杰作,它完成于1 897年。从最初一个塑像到最后一个塑像,罗丹在摸索如何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面貌上用了整整七年!在同一个展览室里,还陈列着罗丹为雨果所作的不同的塑像,仅仅雨果像上的两个缪斯,他也费了五年的时间!这是多么煞费苦心的探求,这是多么辛勤的劳动!这是奥古斯特·罗丹先生的劳作,这是罗丹之手!

我深深为艺术家艰辛的劳动所感动。走出了大展览室,沿着有镂花栏杆的大理石的楼梯,下到博物馆的大厅。大厅里设有出售关于罗丹雕塑艺术的书、资料和图片的专柜,品种甚多,皆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我购买了几册,其中一册厚厚的,前面有着奥古斯特·罗丹先生的大幅肖像。他像一个严肃的学者,头戴老式的礼帽,身穿黑色的服装,须发皆白。他侧着头,眼光仰视着上前方,似乎在追踪一个遥远的目标……

本文记述了作者在巴黎罗丹艺术博物馆里的所见所感。

文章不但准确、细致地描写罗丹雕塑作品的外观,而且注意挖掘作品的“象外之意”;行文中多次引用罗丹本人的艺术见解,以此作为理解和欣赏他的雕塑作品的重要依据。文章材料丰富,但繁而不乱,这得益于作者精巧的构思。文章采用两条线索:一是游踪,作者边游边抒发感想;一是罗丹的艺术见解,这些见解引领着读者一步步走进罗丹的伟大艺术世界和深远博大的心灵之中。

①选自《中国散文鉴赏文库(当代卷)》(百花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②[拉斯蒂涅]巴尔扎克的系列小说《人间喜剧》中的一个人物。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