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长寿术—介绍养生十六宜(一)

李明龙

健身强体,却病延年,世人皆求;养生之术,长寿之道,自古流传。

古人于保养身体,增进健康,延年益寿方面,曾留下不少宝贵经验。清初著名医家汪昂(1615一?字讯庵,安徽休宁人氏)弃儒从医,一生著述綦多。汪氏汇集佛家与道家浅近易行之各种养生方法,辑成《勿药元诠》一书,目的在于“使人知谨疾而却病,不犹胜于修药而求医也乎”。其“金丹秘诀”篇载曰:“发宜多杭,面宜多擦,目宜常运,耳宜常弹。舌宜抵腭,齿宜数叩,津宜数咽,浊宜常呵。背宜常暖,胸宜常护,腹宜常摩,谷道宜常撮。肢节宜常摇,足心宜常擦,皮肤宜常干沐浴,大小便闭口勿言。”此法即所谓“养生十六宜”,远在明朝就已广泛流传。“养生十六宜”是以动静结合、内外兼修之养生法,源于古代“修昆仑法五宜”、“却病延年一十六句之术及“左洞真经按摩导引诀”之若干内容。前几年,日本扎幌一位年逾百岁老妪,公开了一张珍藏几代的“养生十六宜”,就是从我国传去的。此法既可调气和血,摄生养性,亦能陶冶情操,砥砺意志。倘若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则练者受益匪浅矣。

今不揣祷昧,将其整理浅释如下,不妥之处,尚望指教。

1,发宜常梳

每日晨起,或临睡前,两手手指分开,成虎爪状,以指代梳,自前颜发际(包括两鬓)抓起,经前顶、头顶,至后发际,由前至后,再从后向前,循环往复,轻松柔和,来回梳理,计数十次;同时,配以点按太阳、印堂、百会、风池诸穴。此法即所谓“栉发”,俗称“千梳头”。

作用:醒脑健脑,明目祛风,降压提神,止痒健发,并防治头痛、眩晕、失眠、脱发、心悸和神经衰弱。

“肾者,…其华在发”,“发为血之余,脑之华”。祖国医学认为,头乃诸阳之会,大脑中枢神经均源于此,系人体之最高指挥部,腧穴綦多。譬如:神庭、眉冲、通天、百会、四神聪、后顶、脑户诸要穴。梳发如同对诸穴进行刺激、按摩。常杭理,促进诸阳上升,百脉调顺,气血不衰,精神充沛。《诸病源候论》亦日:“发,血之穷也。千过梳发,发不白。”

2.面宜多擦

两手相摩,搓热,自上而下,摩擦颜面,包括额头、面颊、两太阳穴及鼻、鼻翼两侧,动作柔和,速度匀缓,反复摩浴,至温热为度。每日至少两遍,各数十次。同时,配合揉点印堂、迎香穴。若涂以唾液(练功所得),则效果更佳。此法即所谓“浴面”,俗称“干洗脸”。

作用:改善血液循环,增强面肤弹性,减少皱纹,滋润面色,延缓衰老,预防感冒,并防治头痛脑胀,迎风流泪,牙痛鼻塞,面瘫淌涎。

“心,其华在面”,按摩颜面可通经活络,使血脉旺盛,肤华肌强,颜面健美,预防皱纹。

注意:面部患有疮疖者禁做。

3.目宜常运

两目微闭,心平气和,眼球分别沿眼眶顺、逆时针、左右、上下运转,尔后,再忽然大睁,睁目做运转。即先闭目运转,再睁目运转,各十余次,且慢而匀。此法即所谓“运晴”,俗称“旋眼晴(球)”。完后,再点按晴明、攒竹、鱼腰、丝竹空、瞳子醪、承泣诸穴。

作用:明目清脑,解除眼疲劳,改善视力,防治目疾及头昏、眩晕。

4.耳宜常弹

两手掩耳,食指压于中指背上,稍加施力,借反作用力滑下,以指弹击后脑枕骨部(风池穴附近),可闻“咚咚”作响,犹如击鼓之声,且古人以头在人体比作天,故曰:“鸣天鼓”、“击探天鼓”,亦称“弹脑”、“掩耳弹枕”,如是三十六下。尔后,两掌忽开忽合,连续开闭放响十二次。

作用:清醒头脑,消除耳鸣,保护听力,增强记忆,防治头昏、头痛及耳疾。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