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武精神永存》补遗

唐汉滔

读了《武林》创刊号《尚武精神永存》一文,余兴未尽。提供些史料,权当补充。

霍元甲逝世后,“精武体操会”日渐凋零。后来把体操会整理扩大,迁往上海美国商团中国义勇军旧址,于一九一○年三月三日正式宣布成立“精武体育会”。

创办精武会的主要人物是陈公哲、卢炜昌、姚蟾伯。陈、卢两人原藉是广东中山县,姚是江苏吴县人。三人虽各有社会公职,但都以会为家,全力以赴,同舟共济,结成了莫逆之交。被称为“精武三友”

以尚武健身,振兴中华为目的的精武会,从诞生之日起,这种宗旨在各方面都鲜明体现出来。会旗(见下图)又称三星旗,三星由上斜落,第一颗是黄星,第二颗是蓝星,第三颗是红星。三星代表体、德、智三育,意即炎黄子孙都以“三有修身”。则中华可振兴矣!

会微(见右图)外型如盾牌。矛者攻也,盾者守也。即练精武者旨在保身卫国,绝非以此为攻击伤害他人。在精武会的会训条文中有“不准以我之拳头加于同胞身上”,否则,即不是精武门人。精武会还要求会员要励行“精武精神”,即:

①精武式之人物:三育训练,积有全能。

②精武式之人格:公正廉明,尊人重已。

③精武式之风度:诚实坦白,博爱和平。

④精武式之言行:坐言起行,证以事实。

⑤精武式之信宁:一言一诺,重于订约。

⑥精武式之守时:约会守时,不求原谅,

⑦精武式之正义:尊重正义,不讲私情。

⑧精武式之服务:非以役人,乃役于人。

⑨精武式之福利:乃子于人,非取诸人。

⑩精武式之友道:爱己及人,视同兄弟。

以上的”精武精神”,可能是这个全国最庞大的武术团体的精神支柱。当然,由于处于解放前的社会,会员难免鱼龙混杂,能履行“精武精神”者不多。但历史地看待这些“精神”,其爱国、修身、正义、助人等积极作用是应该肯定的。

精武会从上海普及全国,再扩展到南亚诸国华侨,成为海内外知名的庞大武术团体。这个组织对内则严于管理,勤于训练,对外在社会上则彰扬尚武之风。在祖国倍受帝国主义欺凌的岁月里,倡导尚武强民,振兴中华,无疑是益民利国的。

精武会聚集南北武林高手后,在教学切磋之中,积极编著国术书籍。当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先后出版、行销国内和世界各地的有:《潭腿十二路》、《潭腿挂图》、《功力掌》、《达摩剑》、《五虎枪》、《合战》等等书籍和图画。

更可贵的是精武会拍摄了一套精武影片,在上海大戏院公演,影响甚为深广。当时活动影片在我国还可说是一种新鲜亨物。而这套影片恐怕是我国最早的“功夫片”之一了。

出自精武会门者,虽有败类,但更多是爱国壮士,他们为洗雪国耻,为民争气做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业绩。我国拳坛上有“拳王”之称的周士形就是其中之一。

一九四六年,周士彬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七国拳击赛,抖动真拳连赢对手。最后,他与俄国的巴利柯夫争夺冠军,开赛时俄国佬自恃身粗劲大,竟步步进逼。周士彬有意消耗对手体力,在场队跳躲闪,眼见俄国佬气喘呼吸,出手缓慢,周士彬突然发动猛攻,双拳左右开弓,雨点般向着对手打去,把俄国佬逼至台角。巴利柯夫见无路可退,便左手拥头、右手发力,朝中路冲来,以图变换位置,周早有准备,往右稍闪,趁对手立足不牢,一记左勾拳,“扑”的一拳巴应声倒地,周士彬为中国人扬眉吐气,受到大家称赞和尊敬。

现在当了上海体院副教授的周士彬虽然六十多岁了,但仍然常常指导学生练武,真是尚式精神永存。(题图:陈小军)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