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七情与武术

四川省内江市  万清友

所谓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惊。恐等七种思想意识及感情方面的情志活动。盖志者,气之帅也,无志帅气而不行。故了解七情属性与武术的联系,是有一定意义的。

古典中医著作《黄帝内经》认为:  心志为喜;肝志为怒;肺志为忧;  脾志为思;  肾志为恐。在五脏中,心居首位,为君主之官;主管一切。心的功用(在这里不包括心脏血液循环系统)相当于今日 高级中枢神经系统一一大脑皮质。正常人在心情舒         畅时练功,觉得精神清爽,动作敏捷而有轻灵之感。就是有病之人在能耐受的前提下坚持锻炼,保持心情愉快,也可以促进疾病早日痊愈占有人曾说过:“提高了患者的情绪,就等于将病治好了一大半。”各脏器的生理功能和肢体运动,都需要中枢神经进行调节和指挥。因此,在武术练习中应排除七情干扰,保持心情愉快。《灵枢经·口问篇》说:“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喜怒忧思太过,精神受到过分刺激,就会影响正常的生理活动而产生病态。在身体欠佳和心情不愉快的情况下进行武术训练与比赛,就收不到好的锻炼效果和比赛成绩,甚至发生伤害事故。

浅谈七情与武术

 喜,是心情愉快的表现。喜则意和气畅,营卫 舒调。但喜乐过度,同样会使心气受到损耗。《灵枢经,本神篇》说;“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就是说喜乐过度会造成神气外散而无法收藏。神散意散,意散气散,气散力散,就会造成全身散漫无序,势如散沙,无可提挈,无所主持。

怒则气上伤肝,肝气过于升发上逆,会使胸肋胀满,目赤头痛。《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暴怒伤阴。”阴血亏耗则水不涵木,肝火更旺,甚或肝血;失藏,血随气升,形成吐血症。又肝属木为火之母,五行逆乘,亦可病心。心不能自主,动作失去协调。故拳论说;“怒则生暴,火暴藏拙。”意欲求快,因僵暴而更幔;意欲求巧,因呆滞而更拙。这样往往就事与愿违,力不从心,收不到顶期的效果。

忧则伤肺,思则伤脾。肺主气,脾主力。肺伤则气散而不能鼓荡;  脾伤则力散而不能支撑。脾肺一伤,营卫气血失其源;气力巳散,精神功劲失其基。

《素问,举痛论》说;“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营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灵枢经·本神篇》说:肝悲动中则伤魄。“悲由哀伤痛苦产生。

 《素问,举痛论》又说:“惊则气无所倚,神无所归,虚无所定,故气乱矣。”气血不足则善恐,恐则气下。惊恐伤肾,肾属水主精,精气下陷,不能上升,肾水不生,心火易亢,水不涵木,肝血易枯。精不能往上走,神不能向下行,则水火难于相济,阴阳失其调合,故精枯神竭。又肾藏志,惊恐则志不宣。

一般说来,七情或感于外,或发于内,如过胜过激,对身体健康影响极大,应该有所节制。七情的偏胜偏激,犹拳法的偏刚偏柔。偏胜偏激,七情不能中正平和;偏刚偏柔,拳法不能相济为用。

浅谈七情与武术

在平素训练中,要排除七情干扰,清心净虑。在竞技对抗中,又应重视情志活动,要用各种方法造成对方在精神情志上的偏胜偏激并防止对方使用,  各种方法在精神情志上造成我的偏激偏胜。

孙子兵法说:“怒而挠之,卑而骄之”。暴燥者, 挠之使其发怒;卑者骄之,使其自大;  自大者,滋之使其狂妄。总之要随机而变,择法而施,  灵活变换,以轻缓的动作迷惑他,以暴发的动作惊掣他,使其担忧积虑,觉我之不可测,而不知己应何之。我则趁其胆颤心惊,意乱神慌之际,出奇制胜。

兵法又说:“辞卑而益备者,进也。”如彼喜眉笑眼,言甘意恭,我则应防其机心,预其算计。彼卑屈而益备?为骄我故,应截之使其不能得逞。 在情志反映上,眼为心之苗,要注意观察行色,压倒对方。彼扬而吾抑之,彼喜而吾忧之,彼怒,吾挠而激之,彼思而吾疑之,彼忧而吾惊之,时时截住对手,使其不能得意。我得情志之势,而后施之技法,可谓未战而能先得能胜之机也。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